正文 我國化工行業上市公司財務預警分析研究(1 / 2)

我國化工行業上市公司財務預警分析研究

財會研究

作者:夏麗萍

摘要:當前,企業為擴大生產經營常常會擴大舉債規模,這一方麵能夠推動企業發展但同時也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預警指標體係,強化企業風險管理,減少風險損失就顯得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文圍繞上市公司財務危機,分析了財務危機出現的原因並重點分析了建立完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指標體係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預警

一、相關概述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企業的生產經營舞台得到了很大的擴展,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大的資金以及產品銷售市場,但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各種風險,風險管控不到位不及時很容易導致企業產生風險損失,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缺少規範有效的風險規避機製,極有可能使得企業發生財務危機。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有著多方麵的原因,既有企業外部經營環境因素,又有內部生產經營管理不善的原因。正是基於此,企業管理者有必要強化財務危機預警機製和體係,加強財務風險防範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財務風險和損失。

企業財務危機指的是由於各種原因所產生的企業財務狀況惡化,財務風險持續加大,難以及時償還到期債務的一係列事件總稱。總的來講,財務危機主要表現為支付能力減弱甚至於喪失。總的來講,企業財務危機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征,即客觀積累性、突發性、多樣性以及災難性等,這些特征都表現出風險管理在企業日常生產管理中的重要性。企業管理者應當結合自身生產實際和行業特點積極構建財務風險預警係統,確定合理科學的財務指標,依靠財務預警係統的構建,減少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二、企業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分析

企業經營風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製約著企業經營風險管理的效率,在這其中市場對於企業產品需求程度、企業生產資料的價格穩定性、企業產品的銷售價格、單位產品成本變動程度、企業對於產品銷售價格管控能力、企業生產經營者的綜合業務能力以及企業固定成本高低等都會對經營風險產生影響。與此同時,企業還款能力的減少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由於企業通過新籌集資金來償還原有債務。企業新籌集資金主要包括債務資金以及權益資金兩種,當企業喪失籌資能力,同時企業現有資金又難以滿足企業經營需求時,到期的債務就難以及時清償。從這個角度上講,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企業喪失了籌資能力。

企業現金流量不合理也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加大。合理的企業現金流量應當能夠滿足企業適當財務結構以及資本結構下運營生產的需求,同時維持企業在較大的資本流動性下生存發展的需求。在實際管理中確定現金流量的合理與否可以通過現金流量結構、企業盈利質量以及支付能力等方麵來確定。持此之外,還應當關注企業負債結構、資產流動性強弱以及企業資產占用期限等籌資政策的合理性,這些因素也會對企業財務風險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強化企業財務預警體係的建議措施

對於化工行業上市公司來講,財務危機的發生有著多方麵的原因,但總的來講財務危機的產生還是由於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的處理不及時、不科學。財務風險、財務危機是企業進行市場化競爭的必然結果,尤其是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幾率越來越大,進一步強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建立並逐步完善財務危機預警機製對於提升企業科學化管理水平,增強化工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講,化工行業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機製的建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著手:

(一)編製企業現金流量預算,建立並完善企業短期財務預警管理係統

對於企業財務管理者來講,其理財的最主要對象就是現金及其流動情況,在短期範圍內企業能否順利開展生產運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充足的流動資金。對於企業來講,預警的前提是確保企業有利潤,對於生產經營比較穩定的企業來講,應付賬款、應收賬款以及存貨等科目相對都比較穩定,經營活動所形成的現金流量淨額都會大於企業淨利潤。正是基於此,企業現金流量的預算編製是企業日常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準確合理的現金流量預算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及早發現預警信號,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為確保現金流量預算編製的準確性,企業管理者應當將各個部門的具體目標進行彙總,對投資計劃、財務狀況、現金流量以及預期未來收益等進行量化,依靠全麵預算管理對未來的現金收支進行預測,實現現金流量預算的滾動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