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路財務數據集中管理後的實踐思考(1 / 2)

鐵路財務數據集中管理後的實踐思考

財會研究

作者:王玉莉

摘要:財務數據集中管理是一種財務運行模式,就是指對財務基本數據實施集中化的存儲和管理,將資源共享作為核心。數據集中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如何對數據資源進行優化,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發揮數據集中的優勢和職能,在最大程度上對財務數據安全進行保護,這些問題是各個鐵路財會信息化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本文中,筆者就對鐵路財務數據集中管理後的實踐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鐵路 財務管理 數據集中 實踐 對策

近些年來,國家不斷實施鐵路改革,尤其是在路局對站段進行直管以後,路局的控製難度和管理跨度很大,因此,必須要將財務管理作為經營管理的核心,並且將財務管理逐漸融入到各項管理裏,不斷創新和改革財務管理。通過深入研究以及不斷探索,數據財務大集中工程被人們廣泛運用和推行,財務數據大集中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利用技術創新帶動了業務的創新、製度的創新以及管理水平的創新。財務數據大集中已經成為實現現代化管理必經之路。

一、保障鐵路財務數據集中管理後的安全

在鐵路財務數據集中管理以後,必須要對風險集中以及數據集中之間的關係進行有效處理,在財務係統中,業務處理集中將會使財務風險也高度集中。在係統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起故障恢複機製以及應急流程,對授權管理和操作管理進行明確。加強FAMIS係統的安全建設,避免集中風險弱化財務數據集中管理的優勢。

在鐵路基層站段的財務數據集中到路局中時,原本的風險是分散的,但是由於數據的集中,風險也得以集中起來。所以,財務管理人員要樹立起正確的容災思想和理念,提前為信息災難做好準備。對災難發生進行充分考慮,明確災難發生的時候,保證業務數據安全性以及業務持續性的措施。在鐵路財務數據集中管理以後,要緊鑼密鼓地建設期FAMIS容災備份中心,這樣可以對災難帶來的毀滅性打擊進行抵禦和防範。部級的災難備份中心將各個鐵路局業務數據進行同步,再傳到中國鐵路總公司以及國家鐵路局中。這其實是對各地的數據進行備份和補充,當各地區數據遭到破壞的時候,可以通過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國家鐵路局備份數據來對數據進行恢複,這樣能夠很好地規避災難所帶來的毀滅性的後果。

二、解決鐵路財務數據集中管理後的設備和人員問題

在實施財務數據集中管理以後,必須要對原有的技術設備進行合理的使用,避免出現浪費等情況。在大部分多經單位還沒有實施財務數據集中管理的時候,可以把一些再利用價值高、性能較好的服務器租賃給部分多經單位,並且收取一部分的租金。還要在滿足性能以及要求的前提之下,在其他業務係統中對現有設備進行再利用。對於網絡管理運行維護以及數據庫服務器等要更加專業化地管理。由各個單位信息技術處來對網絡、操作係統以及數據庫等進行維護。這並不代表財務信息化維護隊伍職責降低,僅僅是轉變了財務信息化維護工作的重心。重新分配原有工作職能,遵循分級維護原則和集中支持原則,建立起財務信息化維護支持的體係,該體係必須具有反應快速、分級負責、覆蓋全路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