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企業財務報告改進問題研究(1 / 2)

我國企業財務報告改進問題研究

財會研究

作者:趙文錚

摘要:企業財務報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媒介。內部信息使用者根據財務報告信息,有效的管理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企業基本活動,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本文基於我國現行企業財務報告,提出當今財務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基於我國資本市場特征,探究企業財務報告改進措施。

關鍵詞:我國企業 財務報告 信息披露 改進措施

一、引言

財務報告作為全麵披露企業財務活動及經濟活動信息的對外報告,直接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對於企業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根據我國現行企業財務報告體製中存在的問題,探究企業財務報告如何有效進行改進。

二、財務報告概述

財務報告為企業內部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我國企業現行財務報告體係,基於1993年會計製度改革,為加強企業會計管理,適應當時社會主義經濟環境,試圖與國際接軌而建立的。然而經過了20多年,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逐漸完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現行財務報告體係弊端日益彰顯,已不能充分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改革成為今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現行財務報告存在的缺陷

(一)信息披露內容不完整

現行財務報告對於與交易無聯係但卻十分重要的期間價值變化披露不足。由於信息披露的不充分,財務報告便很難反映企業的真實運營情況。此外,由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參加公益活動等很可能造成利潤的下降,但這些活動卻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有著促進作用,對今後的經營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僅僅關注於企業的盈利金額是不全麵的。

(二)忽視未來可能的經濟活動

財務報告中的信息均為對過去經營、投資、融資過程的披露,是反應過去的曆史信息,可以用於評價過去的業績狀況,但很難反映未來發展的可能趨勢,無法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預測性的財務信息,報告使用者根據財務報告無法了解現時企業的發展經營狀況的準確數字,很難對企業進行合理評價。

(三)忽視現金流量的有關信息

企業財務報表以資產負債表為主,力圖體現企業的資產結構,然而在整個編製財務報告過程中,企業仍力圖體現其盈利能力,側重於利潤的核算而忽視現金流量的有關信息。即使在現金流量表中,現金的流動方向,流入、流出時間及用處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企業的現金流量關係到企業償債能力、支付能力,同時也體現了其應對經濟環境的突發變化的應急能力。因此,現金流量是評估企業運營狀態的又一標準,其作用不亞於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完善的財務報告應致力於披露更確切的現金流量有關信息。

(四)存在表外融資風險

表外融資方式並不記錄於資產負債表內,但其產生的費用和收益卻在利潤表中得以體現。因此很多企業通過表外融資方式對某項資產控製和管理,卻又不將其反應在資產負債表中。表外融資分為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和轉移負債。表外融資對於企業自身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可以使企業的業績呈現出健康發展的趨勢,有利於放大財務杠杆的作用,降低公司利息成本,提高資本回報率。但是表外融資的很多經營活動已明顯影響到了企業的經濟結構,卻未在財務報告上得到相應的披露。因此,外部使用者很難得到企業全麵的信息,無法對企業有正確的了解,便很難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