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治理視角的消費稅改革建議探討
稅務籌劃
作者:權曉莉
摘要:我國首都北京被媒體戲稱為“小霧都”,2013年的某月甚至隻有5天沒有霧霾。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城市空氣質量僅有2%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其它城市都不同程度的遭受著汙染,這組數據引起了全國人們的震驚,霧霾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本文通過概述霧霾情況,探討分析了國內外治理霧霾的情況,提出霧霾治理視角下消費稅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霧霾 治理 消費稅 改革建議
國家委員會將PM2.5命名為細顆粒物,這些細顆粒物包括微小煙塵、硫酸鹽、硝酸鹽、微小有機物等,人們一般通過檢測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的濃度來潘盾空氣質量,PM2.5的濃度過高時不僅會造成能見度低,還會影響人體健康。霧霾的直觀判斷是空氣汙濁,呈現出黃色、灰色與紅色。霧霾的產生是由於工業發展所製造的二次汙染。汽車尾氣、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餐飲油煙都是導致發生霧霾的“凶手”,但導火線卻是氣象原因,空氣濕度較大時,空氣所含的水汽量較高,遭遇靜風現象後開始吸收顆粒,浮在空氣中,造成空氣能見度低的情況。
一、霧霾的特點與危害
霧霾受天氣條件、季節氣候與複雜地理條件的影響,越是發達地區,其空氣汙染情況便越差,灰霾是霧霾中比較特別的一種,它與英國和美國的煙霧性質不同,有關專家認為,它是一種新型的空氣汙染,灰霾主要是二次汙染產生,灰色無味,無刺激性,大範圍影響空氣的能見度,但由於其屬於我國特色霾種,尚未被國際接受,因此,下文中均已霧霾來統一稱呼。20世紀中期,世界死於肺癌的患者逐年上升,引起了有關專家的研究,他們發現霧霾天氣的時候,肺癌患者增加,於是大膽推測,霧霾是導致肺癌死亡率上升的原因,霧霾成分中有許多氣溶性小粒子,可以被人體直接吸入,加重病情。關於霧霾的研究便被重視起來,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霧霾可以抵擋紫外線,因此,霧霾高發區孩子出現佝僂病;霧霾導致空氣能見度降低,交通堵塞,嚴重時甚至發生交通意外;霧霾造成大氣層的自我循環出現問題,增加光化學反應的機率;造成國家與社會的經濟損失,由於霧霾會影響居民身體健康,造成社會勞動力缺乏,交通問題則會浪費人們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社會運行成本。
二、我國的霧霾治理現狀
意識到霧霾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後,國家相關部門立刻做出反應,調查研究表明,我國一線城市的空氣質量隻有2%的城市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其它城市都不同程度的遭受著汙染。因此,我國相關研究人員開始積極尋找關於關於治理霧霾的方法,霧霾治理的步驟包括以下幾個方麵:降低大氣汙染源(節能減排、平衡各大利益集團之間的關係、製定發展戰略);製定治理規章製度與建立人員分配機製,將責任分批落實;政府政策方麵加強監管與調控。我國目前已經對大氣汙染排放量進行控製,對違反排放規定的個人與企業進行處罰,並修訂了關於可再生能源的計劃,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使得霧霾天氣有一定的改善。
20世紀初英國進入工業時代後,英國倫敦便有著“霧都”之稱,原因是英國居民開始使用煤炭作為日常燃料,煤炭燃燒後會產生小顆粒煙霧,配合倫敦濕潤的氣候便形成了霧霾,曆史資料顯示,霧霾發生後,英國倫敦居民在5數天內就猝死了4000多人,舉國震驚。隨後英國開始從頒布各項法律與政策,終於在100多年以後提高了當地的能見度。除了英國,其它西方國家有曾有過霧霾的經曆,並經過不斷地探索累積了許多有效地治理經驗。他們分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發展循環經濟,從處理汙染到防治汙染(足夠漫長的治理過程,人們發現沒有預先防治的汙染在治理的過程中更加耗時、耗力,無法達到提高社會效益的效果,因此,做好汙染預防,建立防汙理念,可以保證社會經濟與生態經濟的共贏);調查情況與調控市場(調查汙染情況,提升居民環境保護意識,建立市場調控機製,國家建立的相關法規從初創到確定與落實需要花費巨大的財力與物力,執行成本過高,因此,利用市場來進行調控是許多國家的首選);嚴格監控地方政府管理,擴大參與範圍(政府統一管理成本太高,且不能針對地方特點進行解決,將任務分配到地方政府上,並嚴格進行監控,擴大參與部門,不僅僅隻讓環境部門參與進來,動員全社會人們一起預防與治理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