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錦繡莊(三)(1 / 2)

“她是何時入的園?”顧七道。

“若是沒記錯,應當是洪熙元年的五月。”杜陌晚道。

“杜姑娘喜彈琵琶。”顧七忽而道。

杜陌晚側目向邊上瞧去,一張半人高的圓桌擺放在角落,桌上無絲毫多餘的擺放,隻立一把半梨形琵琶,琵琶麵上刻有一排水紋,“這是…如今也算得上是故人的遺物了。”

“聽聞夫人生前喜彈琵琶……”顧七話未道完,便聽江威海接道:“這麼說來,杜姑娘此前與大夫人私交甚好,我聽聞善器樂者最是不忍將器樂拱手與人,就好比走江湖的人不會把手中用慣的武器相贈一般。”言罷,他舉了舉手中的彎刀。

“倒真不是她相贈,隻是我強行要了去罷。”杜陌晚抿笑卻鄒眉道,不知是否是人不在了,與那人有關的執念也會隨之而去,她繼而歎道:“那琵琶也並非她上手的那把,此琵琶乃是一位公子所贈於她的,隻怕她這一世都是無法知曉此事的了。”

“公子?”顧七道。

“是將她送入梨園的一位公子,名諱叫什麼卻是不知,隻知道上官顏一直喚他張公子。”杜陌晚道,似是憶起了什麼,神色有些恍然,“當初她要嫁入錦繡莊,我也是萬萬料不著的,畢竟一直以來她與張公子都互有情愫。”

“既是如此,那張公子怎會把自己喜愛的女子送到梨園這種地方來。”江威海厲聲道,忽而覺察到此時麵前的女子正是他口中的梨園中人,麵帶歉色道:“姑娘,我並非有看薄之意,隻是覺著這男子做出此等事,真當不是個大丈夫。”

杜陌晚聽他所言,也不惱,隻苦笑道:“即使有看薄之意,也實屬事實罷了,一個清清白白的女子,誰人會願意入了樂籍。”

江威海一聽,自知自個兒所言不當,但又不知如何解釋,便繃著張臉,不再言語。

“那這琵琶又是如何落到姑娘手中的呢?”顧七問道。

“不過是執念罷了。”杜若晚歎聲道,“公子你這般年歲,自是不明白執念這種東西的。”

“或許…是明白的。”顧七頓聲道。杜若晚也不料他會有這般回答,也隻當句寬慰話罷了,抬首時卻撞進了一雙明亮的眸子,她不禁打量起這個方才一直被她忽視的少年。這才驚覺那少年郎有著一張極為俊秀的臉,膚色微許蒼白,卻無絲毫萎靡。

“那把琵琶,先前我也說了,是張公子托我交於她的,而官爺有一點說錯了,我雖不了解他為何要將她送入梨園,想必是有什麼難言之隱的,畢竟這世上,很多看起來荒唐的事,未必就是錯的,又有多少事是可以直言對錯的呢,上官顏入了梨園後,張公子又花重金包下了她所有場子,她雖是梨園中人,卻是一次也為外人奏過曲,頌過歌。”杜陌晚道。

“那杜姑娘的執念是什麼,是張公子。”顧七頓了頓繼而又道,“還是…上官顏。”

杜陌晚聽聞後,身子一怔。一旁的江威海也是瞪大了眸子。

“哎,顧小兄弟,你可別…可別胡言。”江威海瞧了眼杜陌晚,側首對顧七擺手道。

杜陌晚皺眉,卻是笑出聲來,未置可否,隻歎道“隻是如今這執念卻是斷了,終是斷的一幹二淨了。”

“姑娘可否告知,那張公子模樣如何,若是方便,可否畫張小像交於我。”顧七道。

“可以,明日我便差人將小像送到錦繡莊。”杜若晚道。

“不了,還是麻煩您明日來趟梨園。”顧七對著江威海抱拳道。

“哎,小兄弟,無需客氣。”江威海道。

待顧七和江威海離去後,閣子裏又恢複了一派了無生氣的模樣。杜陌晚拾起桌上擺著的那把琵琶,指尖順著琵琶弦一個個撥弄下去,手法不甚純熟。

她又拖遝著坐到小幾邊,取來筆墨,鋪開一張昏黃的紙,細細地開始磨墨。

月色微涼,銀光籠罩著漸漸夜深的繁奢京都。一輛青篷雙轅馬車自低矮屋簷間緩緩駛過,在青石地上碾出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