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圍觀的苗族人都是站在青年的那一邊,都覺得青年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但看到青年對女孩子動手以後,大家就開始紛紛的換邊站,他們完全不認同青年的這種做法。
直到卑鄙的青年對陳召遠使出卑鄙的手段,相比於青年的卑鄙,陳召遠就一直顯得比較紳士,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到對比後的苗族人民,紛紛放棄青年改為支持外族人陳召遠。
眾人在一旁為陳召遠喊起了加油,這讓陳召遠心裏覺得很欣慰,但這同時也讓青年的心裏更加不平衡了,那青年把所有不愉快都表現在了臉上。
麵對大家的“背叛”,青年實在是撐不下去了,開始轉頭對著一大堆苗族人民,咒罵了起來,確實,已經是憤怒到了咒罵的地步,不再是剛剛的謾罵了。
大家完全沒有想到那青年會有這種突然地舉動,麵對青年的咒罵,苗族人民也不甘示弱,他們開始對罵,苗族人民也開始拿出雞蛋砸起了青年,終於,寡不敵眾,青年認輸了。
青年停止了咒罵,當然,苗族人民也不是什麼不講道理的人,也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很快,大家都很快安靜下來了,戰爭停止了,世界似乎和平了。
但誰知那青年隻是嘴上的服輸,他清楚地知道,光是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打敗這麼多人,還不如暫時先服輸,畢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那青年十分清楚苗族人民的性格,他就是抓住了苗族人民善良的本性,所以才會選擇先假裝認輸這一套路。
並且那青年清楚的知道,自己也是苗疆人民當中的一員,所以,隻要自己率先停下來,率先認個錯低下頭,這樣,苗疆人民便不會太為難自己。
心有不安的青年說道:“我們差不多就歇手吧,畢竟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苗疆人,我想我們應該團結起來,不應該為了幾個外人就打起了內戰。”
苗疆人民聽著那青年說的話,沒有給予什麼回應。
那青年接著說道:“外人畢竟是外人,我們沒有必要為了幾個外人傷了和氣,畢竟我們大家還要長久的相處下去。”
苗族人民開始議論紛紛,是不是的從下麵傳來稀稀疏疏的吵鬧聲,但再也沒有謾罵的聲音傳出,大家安靜了下來。
見到逐漸安靜下來的苗族人民,青年露出了得意的微笑,青年很開心,他賭贏了,畢竟這麼多年了,和大家生活在一起,他對他們還是十分了解的。
李湘對於青年的這番話顯得非常的不屑,但自己畢竟打不過那青年,她也無可奈何,她也不想再惹是生非了,隻能任由他做作了。
相對於李湘不屑的態度,李彤就顯得淡定許多了,依然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中,做著自己的事情,絲毫沒有把那青年的話放在心上。
陳召遠的師父李道清,一直站在旁邊看熱鬧,完全沒有插手,仿佛就是個沒事人一樣,一直把自己置之度外。看久了熱鬧的李道清顯得有些無聊了,竟然拿出了自己的酒壺,喝起了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