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中,功勞最大的就是沙陀騎兵。統帶三千沙陀騎兵的大將叫李國昌,他兒子李克用非常厲害,才十五歲,陷陣如飛,有個外號叫“飛虎子”。
蕭玄衣每當聽別人說起李克用時,總要聚精會神,連大氣都不敢出。心想:自己有一天能象李克用那樣威風,一輩子也就甘心了。
要學李克用,首先要練習箭法。要練箭,必須要有弓。弓箭這東西,唐朝不禁,兵器坊裏就有賣的。然而最便宜的弓也要五百文錢。
蕭玄衣買不起,就用柳枝自己做了一把弓,先練著。將柳枝上的葉子捋掉。彎起來,用麻繩係住兩端,一張簡易弓就做成了,然後到河邊折一些蘆葦,去掉外皮,當作箭。
這種所謂的弓箭隻是小兒的玩具,再加上沒有人指導,練了大半年,連麻雀都搞不定。蕭玄衣意識到,無論如何要攢錢買一張弓。從此,蕭玄衣討到的錢不再買東西吃,而是用一根繩穿起來,貼肉係在腰裏,隨身攜帶。兩個月來,他已經攢了十文錢。
蕭玄衣懶洋洋的躺在三月夷門的大街上,基本上無人光顧,因為春天裏青黃不接,施舍的人比較少。蕭玄衣肚子裏不時咕嚕幾聲。這時候,蕭玄衣就清醒過來,看看身邊的破碗裏,依然沒有半口食糧,又閉上眼睛,開始迷糊。
朝廷討平龐勳之後,大發慈悲,官府竟然給乞丐們施放了十天的粥,縉紳士大夫們更是闊綽,出手就是銀子。有次蕭玄衣討了一塊銀子竟然有半兩之多,胡吃海喝了好幾天,撐得走不動路,躺在大街上。朝廷為什麼不在打仗呢,蕭玄衣竟然有些期待。
估計最近兩年,是不會打仗了。龐勳的二十萬大軍,幾個月之間就給打散了,朝廷還是威風的,誰還敢再出頭?想到這裏,蕭玄衣有點後悔,當初不該那麼亂花錢,要是省下來,估計也買到一張弓了。
按說蕭玄衣行乞十幾年,應該有點積蓄,據說還有討飯發財,買房置地的。但他有個毛病:討到錢就一下花掉。
因為當乞丐,誰也說不準自己明天什麼樣,他曾經記得,幾年前一個老乞丐病死,幾個同行去埋葬他,給他整理衣服時,竟然摸出一大錠銀子,足有十兩重。結果被幾個同行分掉,一同去了萬花樓。
蕭玄衣知道萬花樓裏有很多塗脂抹粉的女子,但他不明白,為什麼要去萬花樓呢,去天下第一籠多好。哪裏的包子皮兒薄汁兒多,膩得不行。他曾經向去過萬花樓的幾個同行問過這個問題,沒想到幾個人嘲笑他道:小毛孩懂個鳥啊,萬花樓的包子那才叫汁兒多。
不管怎麼說,幾個同行覺得在埋葬老乞丐時,蕭玄衣還是出了力的,就到天下第一籠買了一籠包子,作為酬勞。蕭玄衣吃著包子,挺替老乞丐不值,老乞丐的錢算是白攢了。
想到這裏,蕭玄衣咽了一下口水,摸摸腰裏的錢,還在。他心裏想到:攢錢買什麼弓啊,也說不準明天什麼樣,還不如買幾個饅頭吃。這個念頭剛一動,另一個念頭就開始反駁:瞧你那點出息,一頓飯不吃誌氣就餓沒了。等將來練成了百步穿楊的箭法,第一籠的包子還不隨便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