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生活
作者:
移動互聯生活:手機生活之“變”
手機提供給人們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手機給人們帶來的變化不僅僅停留在具體生活形態的變化,更體現在“路徑依賴”之變。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又譯為路徑依賴性,它的特定含義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製度變遷均有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還是“壞”)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手機在今天幾乎集成了人們交流、信息獲取等多種功能,而從前人們經過多年形成的對於其他事物的路徑依賴現在幾乎都可以轉到對於手機的路徑依賴上—手機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當手機集成上網的功能之後,即刻獲取豐富的信息就不再是電腦的專屬權利了。在受訪的總體樣本中,71.2%的受訪者表示當需要查詢信息的時候,手機是首選。而通過電腦查詢信息的受訪者為28.8%。這一方麵表明“路徑依賴”的路徑本身有所變化,從“電腦”轉向了“手機”。同時,也說明手機本身技術、體驗的進步,通信運營商在網絡覆蓋以及流量速度方麵的進步。
社交與意見表達
手機自出現以來,就成為人與人交往的重要工具,人們通過手機以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進行聯絡。移動互聯網時代,即時通訊、社交網站等溝通方式也加諸手機,手機被賦予更強的社交屬性,人們在社交方麵將越來越依賴手機。
博客、微博的興起讓人們有話有處可講,手機則讓人們有話隨時隨地可講。表達的需求促進了技術的提升,技術的提升又反過來推動了人們對溝通和互動的渴求。手機以其廣泛的普及率,彌補了傳統互聯網的信息發布缺口,讓更廣泛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思想、意見,自我表達成為手機人手機生活的重要方麵。
手機是溝通首選
手機從最初隻能打電話、發短信,到如今成為郵件、即時通訊、手機微博等多種溝通聯絡方式的集合體,承載了人們更多的社交需求,社交屬性得到進一步增強。手機的使用增強了人們之間的情感和聯係,朋友間的距離更近了。(圖1)
手機彌補傳統互聯網的信息發布缺口
論壇、博客、社區、微博的興起,提供給人們意見表達的平台,而手機的伴隨屬性和簡易流暢的操作,讓意見表達成為一件隨時隨地的容易事,輕易地滿足了人們旺盛的表達需求。目前手機上網人群中,超過77%的人通過手機發表過意見,這一行為已成為生活常態。而在多種意見表達方式中,通過日誌和微博進行意見表達依然是主流,人們更願意通過自我表述進行意見表達,同時對別人的信息進行評述、分享成為人們表達自我觀點的另一主要途徑。(圖2)
手機信息搜索成為新的熱點
自2004年11月百度推出智能手機搜索服務,中國手機搜索市場經過7年多培育正走向穩定和成熟。3G網絡和智能手機終端的迅速普及使得手機搜索成為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熱點。
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涉足手機搜索業務,PC互聯網搜索巨頭向移動搜索延伸,新興專業移動搜索服務商(如易查、宜搜)另辟蹊徑,專注個性化搜索和搜索體驗,手機搜索行業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同台競技各顯神通之勢。
手機搜索偏重娛樂資訊
經常使用與偶爾使用手機搜索的群體對不同的信息類型偏好不同。經常使用手機搜索的用戶對各類信息的獲取度均較好,尤其是對資訊類的搜索最為充分,相比之下,工作、生活周邊信息的使用不夠充分。對偶爾使用的人來說,手機搜索隻在必要時滿足他們對於資訊的及時獲取,而在幫助生活方麵略顯不足。
娛樂消遣搜索用戶對手機搜索的粘滯度最高,而工作、生活周邊的粘滯度最低。總體來看,手機搜索在滿足人們對於即時訊息的獲取方麵表現良好,但在輔助人們實際生活方麵的表現有待進一步發展。出現這種局麵與目前使用手機搜索用戶呈現年輕化、城市化、單身比例高、女性比例高的趨勢有一定關係。
手機搜索未來:增強生活輔助的多元化應用
目前,超過60%的用戶使用手機搜索,手機搜索已經成為一項高普及手機活動,訊息獲取的及時性、移動性成為其最大優勢,人們隨時隨地尋找答案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當前的手機搜索市場正處於由培育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時期,用戶搜索習慣處於由低卷入、低參與轉向高卷入、高參與互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