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團的幹部必須始終把學習放在首位(2 / 2)

共青團工作服從服務於黨的中心工作,如果不學習新知識,就不可能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會對中央出台的一係列改革措施認識不清,就談不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不可能完成好黨交給共青團的各項任務。

第三,要學習曆史知識,完成用曆史知識豐富自己、增強辨別是非、明確方向的任務。“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最大的政治。20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證明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正確的。但是,能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100年不動搖,正確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能否正確處理社會發展中突然出現的棘手矛盾和問題;能否以史為鏡,徹底消除消極腐敗現象的惡劣影響,消除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帶來的嚴重後果等;這些都需要每一位領導幹部學習曆史知識,增強明辨是非、把握曆史發展的正確方向的能力。

第四,要向實踐學習,完成理論聯係實際的任務。理論聯係實際是馬克思主義學風,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如果理論不與實踐相結合,不用於指導實踐,不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那麼學習理論就變得毫無意義,就真的變成“牆上蘆葦”“山間竹筍”了。這種主觀主義的學習態度,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百害而無一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需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同時更需要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共青團的工作也是如此。共青團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我們一方麵要學習理論,豐富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麵要積極投身於共青團工作的實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學會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共青團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同時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共青團理論。

還要向群眾學習,完成依靠群眾、相信群眾、團結帶領群眾的任務。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在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蘊涵著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時刻對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產生著巨大影響。每一位領導幹部必須放下架子,把自己置身於人民群眾之中,向人民群眾學習,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切不可高高在上,把自己淩駕於人民群眾之上。這次“三講”也是向群眾學習的機會,開門搞“三講”就是向群眾學習之意。

(刊登於《寧夏團訊》199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