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授當中介,移民美國夢背後的情色騙局(1 / 3)

教授當中介,移民美國夢背後的情色騙局

作者:在雲端

9月13日,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投資移民EB-5類中存在著欺詐現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移民熱潮就從未消退過。美國,這個民主自由的國度就像仙山瓊閣一般吸引著無數人。

近20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費盡周折、花盡積蓄隻為圓一個美國夢。可惜,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換來一張綠卡,就算是這些年來中美名聲最顯赫的中介公司也未必能助你圓夢,而且,很可能會陷入一個“局”!

異國的迷失

1984年,30歲的穀華可謂事業家庭雙豐收。在事業上,她成為北京比較文學研究領域最年輕的副教授,發表了多篇享譽業界的論文。同時她同丈夫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兒子半歲時,由於大學開放公派訪學的項目,穀華毫不猶豫地申請了。她一直覺得自己英語是軟肋,無法看懂國外原始文獻,這影響了她學術上進一步發展。

在沒出國門前,穀華是個保守正派的人。可一到美國,她像剛剛睜開眼睛學會看東西的孩子一樣,乍然覺得這世界居然如此新鮮又刺激:男人女人無所顧忌地在公開場合調情接吻擁抱;年輕人高聲辯論著如何讓愛情與性解放得更徹底;為一點點事由,人們就穿著奇裝異服跑去街上遊行狂歡。

原來人還可以這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活著。穀華感覺自己禁欲已久的體內一股原始衝動翻滾著。很快她從她的學生中發展了一個白人男孩子做情人,她最喜歡的就是陪同情人參加裸體派對,讓自己高潮至死。

訪學1年的期限還差3個月到期了,雖然想念孩子,但一想到中國當時的保守落後,穀華就有點難受。這時,情人斯克勞建議她:“不如留在美國吧!你原來不是說過,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之不早,悔之晚矣嗎?”

穀華思前想後,決定嫁給美國人,用結婚的方式移民。她打算假結婚,便跟國內的丈夫商量假離婚的事宜。丈夫郭青雲在一家事業單位,仕途看起來風生水起。他立即認為穀華簡直瘋了,假離婚沒得商量!兩人爭吵後真離婚了。兒子暫時被判給了父親郭青雲。

正巧穀華此時在一次派對上認識了在美國移民局工作的斯耐基。斯耐基50歲左右,離過三次婚,他此時正處在失戀的低穀。作為移民局的工作人員,斯耐基知道各種移民法規的漏洞,他認為穀華要想移民的話,辦法還是很多的。

穀華趕緊抓住這個機會同斯耐基套起了近乎,兩人不時以喝咖啡的名義約會。沒過多久穀華便把自己當作一道美味甜點送給斯耐基開胃了。付出自然得到了回報,在斯耐基的幫助下,1986年,穀華拿到了美國永久居留權。得知穀華已經成為美國人,國內的親朋好友都對她表示祝賀。一個同事不無羨慕地說:“美國啊,做夢都想去!如果有機會的話,幫我們也移民到美國吧!花多少錢我都願意。”

朋友的這番話讓穀華靈機一動。她目前在美國沒有固定職業,隻能在餐館、皮鞋店打零工。如果幫一個人移民成功的話,她收1萬美元也不多吧!最關鍵是她目前有斯耐基這樣的資源,隻要斯耐基願意幫忙,1年辦成多少個都沒問題!

本來想著移民成功就把年老體衰的斯耐基踹了,但現在穀華又有了新的主意。她對斯耐基加倍殷勤起來,斯耐基對她有求必應。1年的時間內,穀華幫十幾個親戚朋友快速辦成了美國身份,她的錢包也迅速鼓了起來。

80年代的中國,由於改革開放,貧瘠的中國大地上湧現出了一批先富起來的人。有的富人希望擁有雙重身份,以期為做生意謀取更大的方便。

看到了這個商機,穀華在美國和中國同時注冊了移民公司,皆取名為“遠華移民”,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幫助中國大陸想要移民美國的人士。由於這是國內最早的一家移民公司,想移民的人們都聚集於此,甚至國內當時的一線導演和明星都是她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