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孤注一擲的投資舉動隻適用於創業的起步時期或麵臨絕境之時。創業的起步時期你的底子本來就薄,你還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失敗了損失也不大,大不了從頭再來,反正本來也就這樣,就像無產階級,失去的隻能是鎖鏈,而得到的卻是全世界。當企業麵臨絕境之時,如不孤注一擲也是死路一條,孤注一擲則可能絕處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殺出一條血路來。而對一個上了軌道的企業來說,如果你不能保證每次決策都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這樣的神仙其實是沒有的),那麼還是不要孤注一擲,還是手裏始終握有現金為妙。因為錯誤是難免的,你若總是孤注一擲,就有可能一次錯誤將所有家底賠個精光。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手裏始終握有現金呢?如果企業隻出不進,那麼,現金遲早是要花完的,你想手裏始終握有現金,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因此,一個運轉中的企業若想始終留有現金,就要讓企業運作形成良性循環,有充足、良性的現金流入,在賺錢的過程中拿出一部分資金進行新的投資,這樣才能使手中始終握有現金。而很多人、很多企業的做法往往正好相反,在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或者現有的業務虧損的情況下,又孤注一擲地把寶全壓到一個新的項目上去,結果往往導致全軍覆沒。當你還有錢的時候,你犯了錯誤;而當你終於知道怎麼做是對的時候,你又沒有了錢。因為你既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又把已有的資金全投進去了。所以,良性循環和充足的現金流入對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前“巨人”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史玉柱把賣漢卡的錢投進房地產,又把房地產賣樓花的錢投進保健品。結果計算機高科技產業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市場一路下滑;房地產經營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大廈沒有蓋起來;保健品開發沒有形成良性循環,保健品市場萎縮。如此現金流自然就要斷裂。
東山再起的史玉柱將“腦白金”做起來形成良性循環之後,分出一部分資金投入“黃金搭檔”,此時“腦白金”依然良性循環,大量現金在流入;然後又把“黃金搭檔”做成良性循環,再考慮分出一部分資金來推出下一個新產品。這樣企業始終處於良性循環狀態,史玉柱手中也始終握有現金。
那麼,如果企業出現非良性循環怎麼辦呢?寧可停止運轉,也要保住資金。而通常人們的做法正好相反,他們在企業的惡性循環中試圖拯救,在拯救中走向毀滅。
要使手中始終握有資金的另一個辦法是:要在有錢時借錢,不要等沒錢時再去借錢。很多人之所以孤注一擲,是因為他們以為錢花完了還可以借。
當他們花完錢之後才明白,銀行原來是要錦上添花,而不願雪中送炭;人們也都是要錦上添花,而不願雪中送炭。原來找上門來要給貸款的銀行變卦了,拔刀相助的朋友不見了,不要以為你有信用就一定能借到錢,你的信用將隨金錢的流失而流失。當你有錢時,你有信用,而當你沒錢時,你的信用也沒了。
前巨人集團品牌的無形資產在中國的民營企業當中無人能及,史玉柱以為當他沒錢時借1000萬元當不成問題,但是卻踏破鐵鞋無覓處。因為他的信譽和無形資產隨著他的資金的喪失而消失了。
可見,現金這東西要隨時、牢牢地握在手中,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安全。在成本戰爭中尤其如此,因為企業賺的利潤微薄,隻有現金在手,才能避免風險。
案例分析:新希望集團穩步發展的秘密——良好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