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攻戰型投資理財技巧(3)(1 / 3)

①國家的西部開發戰略無疑會帶動西部的一些上市公司形成一種新的板塊,為市場炒作提供了投資與投機的新機會。

目前,西部板塊由170家公司組成,占滬深A股總數的17.6%。

②生物製藥業是21世紀最富有朝氣的新興產業之一,發展前途無量。生物製藥的生產周期短,利潤高,無汙染。同時生物藥品無副作用,醫用效果好。因此,世界各國都在這方麵投入巨資、入力,進行研究開發。我國70年代開始研究,90年代後期進入真正的發展期。主要產品有幹擾素、乙肝疫苗、EPO、胰島素等。

由於生物製藥行業極具發展空間,我國上市公司也在這方麵參與開發,由此,在股市中形成了生物製藥概念。

以下是對未來領漲股可投資理財性預測:

1.西部概念

①中央開發大西部方針既定,西部經濟的發展會邁上新台階,招商引資、對外開放、交通旅遊、高新技術都會上新檔次,因此,有極大的投資理財空間。

②西部板塊自股市發展10多年來,從未真正被熱炒過。物美價廉的、長期冷落的西部股為主力搜集籌碼提供了低成本基礎。一旦主力籌碼鎖定,大幅拉升西部股的可能性極大。

③西部板塊小盤股居多,平均流通股僅有6800萬股,因此,主力拉升不費吹灰之力,關鍵是要找一個最佳時機。

④西部板塊平均每股收益為0.25元,屬中等業績水平。特別是有一些虧損公司,如果西部開發再配合資產重組,西部股冒出幾匹黑馬是完全可能的。

2.生物製藥概念

①生物製藥板塊具有較強生命力,遠期收益比較可觀。

②由於我國剛開始研究開發,所以市場非常廣闊。年增長率起碼在20%以上。

③國家對生物製藥十分重視,製定了一係列有利於生物製藥行業發展的政策。

④市場炒作都是剛形成概念、集合成板塊時及股價又低時猛炒。因此,投資者介入時,要充分認識到猛炒後的股價回歸。

十一、靈活運用巴菲特原則

沃倫,巴菲特是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家,1956年以100美元開始投資理財生涯,1993年以83億美元身價成為世界首富。

巴菲特畢生遵循近乎機械的投資理財規律,頑固地堅持著一成不變的長期投資理財的理念。用巴菲特的話講:"40年來,任何時候賣出股票都是錯誤的。”

巴菲特以企業的發展、經營者、財務狀況、市場價格四個方麵歸納總結了幾條入市的定律,以此來尋找適合的投資理財品種,一經持有,絕不輕易放棄。

巴菲特對自己投資理財策略的描述是:

1.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2.不擔心經濟形勢;

3.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4.管理投資組合。

對中國股民而言,不能教條地學習巴菲特。因為,美國的情況與中國有很大差異,特別是上市公司的規範方麵我國還有缺陷,股市的投機性還很強。

但巴菲特仍然給我們許多借鑒和啟示。

1.結合中國國情,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2.學習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理財戰略,但要結合中國的中線投資理財技術。

3.做有效的投資理財組合,但絕不過度分散投資。

巴菲特先生有句名言:“在人一生的投資理財生涯中,能踢出20個好球就足夠了。”好股是真正不易尋找的,找到一個就緊緊抓住。股王也隻想踢出20個好球,別期望自己能踢得更好。

4.學習巴菲特刻苦鑽研公司一切有關信息,從而抓住中國最大的牛股。

5.堅持所熟悉的投資理財策略,選擇所熟悉的股票。

記住巴菲特先生的忠告:“決不會丟掉我所熟悉的投資理財策略,盡管這方法有時很難在股市上賺到大錢;但我不會去采用自己不了解的投資理財方法,這些方法未經理論驗證過,反而有產生巨大虧損的可能。”

十二、妙用投資理財組合

短線高手和波段理財師為了提高操作的效率,傾向於集中投資理財,長線投資理財則不能局限於集中投資理財。

單純從投資理財的行為角度分析,短線和波段操作是主動地捕捉機會,而長線投資理財則更像是守株待兔,是一種以守為攻的戰略。

股市畢竟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有來自於上市公司個體的非係統風險,還有來自於市場整體而個體無法規避的係統風險,出現投資理財的失誤或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如果將所有資金集中到一隻股票上,一旦出現重大的且不能逃脫的危險,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西方的證券投資理財曆史比中國久遠,證券投資的理財師們和投資理財理論的研究者們一直非常重視投資理財組合的運用,以有效化解投資風險,實現穩定和良好的回報。

盡管中國的投資者是以自主的個人投資理財為主,資金實力單薄,但進行一定的資金合理分配,達成適當的投資理財組合形式,即分別持有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幾種股票,對達到控製風險,獲取穩定收益的目的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