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局指牛皮行市,彙率波幅狹窄。盤局是買家和賣家勢均力敵,暫時處於平衡的表現。無論是上升過程還是下跌過程中的盤局,一旦盤局結束時,市價就會破關而上或下,呈突破式前進。這是入市建立頭寸的大好時機,如果盤局屬於長期牛皮,突破盤局時所建立的頭寸獲大利的機會更大。
九、為什麼要止損和止盈
為什麼要止損?很多朋友在開始炒彙時很小心,所以總能賺到一些小錢。他們常常每次賺幾十個點,卻放走了幾百點的大行情。下一次彙價已經很高了,他心裏往往這麼想,我這次要把握好大行情。殊不知,這時行情已經快到了階段性的頂部。想賺幾百點的心情左右著他,本來行情上方還有幾十個點的空間,他偏要做長線,不賺幾百點不離場。結果不僅幾十個點沒賺到,反而被套住,不贏反賠。市場有時就是這樣捉弄入。
彙民朋友們常常有這樣的操作。在買入一個幣種後,彙價大幅下跌,就趕緊止損離場。彙價繼續下跌,自己還高興呢!可是一天或者幾天,甚至幾個小時之後,彙價突然發力反彈,大幅上漲,令你來不及再次買入,而且,比你止損的價位還要高了。如果剛才你不止損,還有利潤呢?這樣幾次以後,就沒有了止損的概念,前幾次嚐到了不止損的甜頭,就總是不止損,認為彙價遲早要回到買入的價位以上。在被套住幾百點以後,可能忍不住了,止損出局。這樣,就把前幾次賺的小錢都給賠進去了,並出現虧損。
因此,一定要注意止損的必要性。如何止損和止贏?什麼時候該止損?什麼時候不用止損?什麼時候要堅決止損?什麼時候要止贏?止贏位如何設立?在投資理財中最難學的就是止損。深感市場中講如何止損的書籍之缺乏。就是有,也沒有從實戰角度給彙民講清楚,隻是一個大概的概念,和實戰相去甚遠。所以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單獨專講止損和止贏的技巧,力求把止損和止贏的使用技巧講明白,又有可操作性。
初次進入外彙市場,你準備虧損多少就停止交易呢?做外彙交易,是一項投資。做任何投資都是要有風險意識的。每個行業都有人虧損,有人賺錢,要不每個人都成了蓋茨了。在這個風險很高的行業中,沒有虧損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一個在這個市場中能生存的人,都應該先學會如何控製風險,換句話說,也就是如何控製虧損。
有一個故事。在你的炒彙生涯中也許能夠給你很多啟迪。有一個做外彙保證金交易的南京入,起初資金折合100萬人民幣。他不斷地交易,很快使自己的資金翻了10倍以上。當時,他媽媽勸他留下一筆錢,因為她深知這個行業的投機性和風險性。可是,這個兒子當時的頭腦已經發脹,認為自己是這個市場的奇才,賺錢就象喝水一樣輕鬆。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告。這時,他不耐煩地給了母親200萬人民幣。在1992年的時候,200萬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可以稱為有錢人。他說這個是兒子孝敬您的養老錢,然後就頭也不回,殺向了外彙市場。1992年的7。8月間,他一直持有英鎊多頭頭寸,而且,也在高位用賺來的錢大量加倉。持有重倉英鎊。在1992年9月中旬,對於很多的外彙交易者來說,也許是地獄,也許是天堂,一個叫索羅斯的人攻擊了英鎊,並從此一舉成名。他成功地阻擊英鎊,英鎊大跌。英國因此被迫退出歐洲貨幣機製,以至於今天談到英鎊加入歐元區,很多人還持有不同意見。在英鎊下跌的時候,這個人還固執地持有英鎊,並認為按照常規,彙市一天波動也不會超過200-300點,所以死報著英鎊不放,等待英鎊的反彈。那知道,那天英鎊不住地狂跌。轉眼之間,他已經損失了50%的資金。這時,如果他止損還來得及,畢竟還有一半的資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有柴燒。在虧損這麼多的情況下,他還報著僥幸心理,心中想,不會這樣把,應該有反彈了把?已經下跌了這麼多了,興許在美國盤時就回漲回去。結果他牢牢的抱著英鎊的倉位不止損。市場不以他的意誌為轉移。彙價又引發了一輪新的下跌。最後他嚴重虧損,被迫放棄。因為,這也是他無奈的選擇,他的帳戶已經全軍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