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攻防型理財技巧(1)(2 / 3)

4.特種定向債券

專門針對社會養老基金及待業基金發行的國債,用以保障社會福利基金的保值增值,其利率是固定的,且永不上市流通。

80年代中期,那時候國庫券基本上是滯銷品,所以采用配發的形式,幹部的工資中,每年配發的國庫券占不小的一部分比例。

老李每月的工資都要如數交給老婆。-老婆一見國庫券就不高興,總要不停地嘟囔幾句:又發這玩藝了,咋不都發成錢,說不是錢又是錢,說是錢著急了又不能當錢使(那時候國庫券沒法提前變現)。

老李總是笑嗬嗬地說:就當是存款吧!

哼,還存款呢,家裏要開支,孩子要上學,花都不夠花,存個屁!

許多國庫券被老李的老婆塞進了旮旮旯旯裏,到了該兌現的時候,就有一部分被遺忘了。

多年以後,老李家裝修房子,從一些死角落裏發現了好多國庫券。

拿到銀行去一兌付,竟換回了一遝比麵額總和高得多的鈔票。

好幾年前的幾十張國庫券給老李全家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二、債券種類的選擇技巧

債券的種類依劃分標準的不同而不同。目前,我國的債券按發行主體,主要分為政府債券(主要為國庫券)、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三種。這三種債券對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有不同影響。

一般講,政府債券由國家發行,在各類債券中信譽是最高的,資信可靠,投資風險小,但實際收益率低於其他債券的收益率;企業債券是由企業或企業集團為籌資而發行的債券,其債券信譽低於政府債券或金融債券;金融債券是由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信譽高於企業債券,低於政府債券,風險和實際收益率介於二者之間。

從目前看,企業債券發展很快,但認購對象大多是企事業單位和內部職工,發行範圍也比較狹窄,僅限於某一地區或某一企業。除上海等少部分地區外,絕大多數的企業債券不能上市交易,因此,不能吸引全國廣大的投資者。當然,具體到某一地區、某一企業,企業債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往往會大於國庫券和金融債券。但企業債券收益高,風險也大,投資前必須對發行公司的信譽和債券質量予以充分重視。(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金融債券到期時,按票麵金額還本付息,逾期不再計息,而且債券可以轉讓、繼承、抵押,發行對象主要是城鄉居民個人,利率高於同期同檔儲蓄利率水平。所以,對投資保值、減少風險的投資者或用於充當貯藏手段的廣大居民,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投資對象。但金融債券目前不能掛牌上市交易,債券隻能到期時到原發售銀行兌付,對主要想取得收益的投資者缺少吸引力。

國庫券是目前我國廣大投資者交易的主要對象,並且已基本上形成了全國性的國庫券交易市場。在各大城市的交易網點,全國、省、市的報刊,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全國和本地的國庫券交易行情,為投資者投資提供了便利。而且國庫券的收益率一般也高於同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實際利息收入水平,越來越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重視,再加上從1989年起我國發行了保值公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們不願購買國債的心理,使國庫券成為投資者最主要的選擇對象,和取得收益的主要手段。但也應看到,自我國發行國庫券以來,盡管在國庫券的期限、轉讓、種類、利率等方麵有了較大的變化,由於國庫券的轉讓市場主要集中於大中城市,國債的流通性或變現性受到限製,交易對象僅限於個人,向企業發行的國庫券不能轉讓,轉讓價格有時低於麵值,使持有人得不到利息或虧本,影響單位和個人認購國庫券的積極性。此外,國庫券的期限結構較為單一,多為中長期,流動性小,有些地區還實行攤派,這些都影響了國債市場的發展,投資者也不願再投資。所以,隻有不斷開發新的金融商品,如可轉換債券存單、存折債券、可轉讓大額存單、浮動利率債券等,才能使投資者有更加廣闊的選擇餘地,才能保護公眾的投資熱情,維護投資者的利益,發展和完善債券市場。

二、在交易中獲利

債券從個人定期持有到上市流通,是經濟發展的一種需要。

因為允許流通,所以產生了債券市場。

債券市場是通過債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資金,通過債券的買賣活動引導資金流動,有效合理地配置社會資源,支持和推動經濟發展,是資本市場的核心和基礎,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債券市場的交易對象是作為資本商品的各類債券,因而債券市場也就成為資本供求的中心。

正因為如此,債券市場不僅和一般商品市場不同,而且也和借貸市場不同,具有自己鮮明的特征。按照市場功能分類,可以將債券市場分為債券發行市場和債券流通市場。

債券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是投資者認購新發行債券所形成的市場。

債券流通市場,又稱“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已發行的債券通過買賣交易實現流通轉讓的場所。

投資者通過債券市場,可以買賣自己認為可獲利的債券,實現投資理財的最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