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中國會統治世界嗎(1 / 2)

一、輸出秩序還是文化

按照中國現在的發展勢頭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似乎隻是時間的問題。比較流行的預測是:2015年左右中國人均GDP超過5000美金;2020年突破10000美金;最遲到2030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文明古國、人口大國,如果再加上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難怪有想法簡單的人士認為中國會統治世界!

在論者的話語體係裏,所謂統治世界就是在全球範圍擁有強大的政治經濟控製力,掠奪別國資源,侵占別國市場,甚至奴役別國人民。希特勒想過但失敗了,美國在鼎盛時期也沒有完全做到。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過這種“衝動”,即便成為第一經濟強國也不會謀求世界霸權。這不是客套話,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決定的。但是,在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體係裏,中國不可能成長為第一強國,正如人不能提著自己的頭發讓腳離開地麵。

統治的本質就是輸出文化、輸出秩序。中國當下的情況是經濟增長有餘文化內涵不足,不僅沒有向外的張力,反而麵臨“坍縮”。另外,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共識和相互理解正在流失,維護社會基本穩定的難度越來越大,輸出秩序無從談起。從人口和經濟的增長速率來推算中國經濟規模已經有些不靠譜了,而在經濟實力居世界首位這個虛擬的基礎上推論中國統治世界的可能性明顯不現實。

當然,中國還是有可能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的。如果古典文化能夠在國內複興,進而被全世界接受為共同準則,那也可以說中國“統治”了世界。但我們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在國內建立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要解決儒家思想古為今用的轉換問題,這些沒幾代人的努力難以見到成效。

當今的實際情況正好相反,我們不僅沒有可以輸出的文化,甚至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整個社會起主導作用的是“九十後文化”,不是指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那代人,而是指20世紀90年代開始形成的社會文化氛圍。我們的主流文化不是“五千年文化傳統”,甚至不是五十年的傳統,我們隻有二十年的文化!熒屏充斥選秀、相親,網上流行的是玄幻“穿越”文學,養生大師到處都是……正如孔子筆下的庸人:“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暗大,而歸知其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持。”這樣的文化現狀,怎麼統治世界?

不去幻想統治別人卻要提防被別人統治。歐美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東西很多,它們像一群猛虎,體格、爪牙、皮毛一切都近乎完美,但在欣賞與借鑒之時不要忘記它們是吃人的。假如地球上的水僅夠三億人飲用,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不會吝惜讓全世界其他人渴死。

中華文明是信仰“性善”的,自古以來不管多麼強大都沒有奴役過別的民族。西方文明有“性惡”的淵源,文藝複興是個短暫的“插曲”,1800~1950年間恢複並張揚了它的本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又“潛伏”至今。但“物競天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思想也許會在人口激增、資源殆盡、欲壑難填的外部環境下重新培育出“惡之花”,海盜式的“強權公理”可能還會占上風。不客氣地說,要想讓全人類長久地在這個星球上和平共處還真得仰賴“克己複禮”的中華文化。

二、按既定路線中國不會成為一流國家

2010年,奧巴馬在白宮接受澳大利亞電視采訪時,說出了讓中國網民義憤填膺的一段話:“如果10多億中國人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美國並不想限製中國的發展,但中國在發展的時候要承擔起國際上的責任。中國人要富裕起來可以,但中國領導人應該想出一個新模式,不要讓地球無法承擔。”不幸的是,奧巴馬說的是千真萬確的實情。

讓中國人謳歌了上百年的近代西方文明路線圖: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工業革命及全球貿易大發展——民主立憲和科學昌明——繁榮富強。這條亮線背後卻有一條暗藏的“血線”,那就是對外掠奪,轉嫁危機。馬克思所預言的歐洲工人階級大革命之所以沒有發生,是因為外對擴張、掠奪讓本國底層勞動者享受到高福利,緩解了國內社會矛盾。19世紀的掠奪主要是明火執仗打上門去搶,20世紀高明了許多:誘使你自己把他們想要的東西送上門去,還得心存感激。發達國家給發展中國家開的“空頭支票”是:跟我學民主、放開一切管製,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可以簡單地將60億人口分為兩組,第一組10億吃麵包,第二組50億吃草根、樹皮。第一組人很得意地教導第二組如何烤麵包,後者烤出的麵包大部分交了“學費”。當第二組對未來充滿憧憬之時,卻發現地球種不出那麼多麵粉,不可能讓人人都吃上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