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尋不到溫侯,隻得告辭離去。呂布對她頗有顧忌,便沒有出麵聯絡,而是在她身後遠遠地綴著,想看看她要做什麼。
董青離開了呂府,帶著幾個隨從,乘車緩緩趨於太師府,通門而進。
因為先前的刺殺,此時太師府戒備森嚴,呂布暗忖潛入很難,要跟進去恐怕隻能殺出一條血路,隻是如此便暴露了行藏,與原意不合。思考再三後,呂布放棄了跟蹤,徑直出城而去。
城門此時也已封閉,當前的城門校尉乃是皇甫嵩。皇甫嵩名望甚高,但卻有與董卓軍交戰的前科,是以董卓雖要安撫他,卻不可能完全信任。給他這個職務,原意也是不肯外放。此時真的需要追緝刺客了,又信不過他,負責戒嚴的軍隊皆是西涼軍的精銳,領兵大將赫然是驍騎校尉華雄。
呂布遠遠望見了華雄帶兵巡行,便堂皇迎上前去。華雄見到是他,頓時麵露欽佩之色,急忙帶他到一旁交談。
華雄讚道:“公真為勇士也!以千金之軀,微服進京,行刺太師。此等膽色,俺華雄自愧不如。”
呂布禮謝一番,卻道:“華兄還記得我與溫侯的約戰麼?”
“當然記得。吾正欲見二位分出高下。”
“我已與溫侯約在城外,此刻怕是他已等候多時了。”
華雄猛然醒悟,笑而讚道:“好個調虎離山計!公有勇有謀,難怪能領一州!”
呂布與華雄的關係早已達到了“親密”,他雖知要追緝的刺客正是此人,卻還是放其出城,還帶了一隊親兵,隨行前去觀戰。
再說呂溫侯邀戰多時,不見蔡氏車隊中有所動靜,以他對“呂賢”的了解,知其並非無膽之輩,於是便猜到其不在此地。溫侯早已等得焦躁,心中惱怒不已,當即下令要將在場眾人擒下,押回長安受審。
聽得外麵金鼓響動,眾人皆知要動刀兵,可是一百餘人怎可能勝得三千精銳,更何況又有無雙的勇將領兵。
貂蟬再次勸說趙雲帶蔡氏幼女脫身,趙雲則嚴詞拒絕。
這並非趙雲愚忠,反而是他看得通透。趙雲追隨呂布不算久,卻相交甚厚,兩人時常在一起聊天比武。呂布與“呂賢”的記憶交融後,性格有些改變,與趙雲的相性頗為接近。是以兩人雖有主從之別,但卻常常無話不談。趙雲深知呂布對貂蟬用情至深,他明白呂布寧可犧牲計劃,也不願意讓貂蟬有所損傷。
貂蟬無奈,轉念又道:“既然如此,子龍可與溫侯挑戰,想必他不會拒絕,如此又能拖延時間。”
這個提議隻能算中策,但卻正中趙雲的心意,他略加思索便答應下來。
趙雲挺槍躍馬,衝出隊伍,大喝道:“割雞焉用牛刀,汝欲挑戰我家主公,先勝過趙雲不遲。”
溫侯見這少年英俊威武,於是下令麾下士卒暫不進攻。他胯下一催赤菟馬,高舉方天畫戟迎上前來,也不答話,徑直與趙雲戰在一處。
趙雲在過去的一年裏,經常與呂布、典韋、顏良、文醜、張郃等頂級武將練武,武技愈漸成熟,比之當初大破黑山賊時的武力提升了許多。此時他與溫侯對上分外英勇,兩人槍來戟往,打了數十個回合,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