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十月初一(二)(1 / 2)

還記得1979年那年,一群剛剛思想解放的知青來到了這裏。浮山村,白雲襯托著山村的美麗,正是初秋,風景宜人。更何況崀山景區原本就是一處十分適合修心養性的地方,這些二十多歲的知青不知從什麼地方得到了浮山村的信息,從而千裏迢迢地從北京趕了過來。

這一群青年之中,有著從社會各界而來的身份。比如說帶隊的程隊長,雖然一件四十幾歲了,但是家裏頭世代書香門第,對於一些古建築之類的很是了解。再比如說隊伍裏的女知青秀美,她對於現象級寫實很清楚。這個隊伍裏有教授,有醫生,也有哦當過兵的人。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這段時間,屬於新中國改革開放發憤圖強的時機;在經曆過十年動亂之後,這些知青對於什麼牛鬼蛇神之類的東西早就已經不怎麼相信了。

帶隊的程隊長坐在大巴車上,嘴裏叼著一根萬裏牌香煙,這種煙價格比較實惠,一盒才兩毛錢,對於剛剛有些小錢的中年人來說,抽這種煙不僅可以炫耀自己的身份,而且還是一種享受。。

“滴滴。”大巴車行駛在悠長狹窄的小路上,周圍全都是一棵棵的紅豆杉,隨著秋日的風不斷地搖擺。

“老程,這次我們去浮山究竟是去幹嘛的啊?”大巴車車廂最後一排隻坐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一個曆史工作研究者,在還沒改革開發之前,一直在故宮博物院任職相關的研究工作,與老程當時都屬於古建築研究組的先進代表。

老程耷拉著腦袋,嘴巴裏不斷地吐著煙霧,手裏麵拿著一份文件。這份文件是大家從北京到了邵陽之後才收到的,原本大家的行程不過是去了解一下這個在民國時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浮山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是現在收到的文件裏麵,分明是要自己帶動隊伍,到浮山村一探究竟。

而且,最好是能夠進到浮山村的那間古宅,從那個裏麵獲取第一手資料是最好不過了。

老程從臨門的位置上站起來,看著車廂裏樂嗬嗬的大家夥,輕輕地搖了搖頭,拿著這份文件走到了最後一排的座位上。

老程將文件遞給一直注視著自己的老同學,無奈地搖了搖頭道:“組織上要求我們必須進那間宅子,在裏麵要找到一塊古蜀國的石碑。”

“古蜀國石碑?”這人慢慢地抬起頭來,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上帶著一絲疑惑,兩隻眼珠不斷地在瞳孔裏轉動著:“怎麼這浮山村身處於楚湘之地,居然會有古蜀國的石碑?這消息,上頭的人是怎麼知道的?”

老程搖了搖頭,他拿到這份文件的時候就覺得奇怪。自己得知浮山村的這些事還是在公安部門的老朋友告知的,上報考察調研的申請之後,自己都不知道浮山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怎麼這上頭在自己這一行人來到邵陽就安排了這麼一個任務,想起來的確是有些匪夷所思。

“老梁在告訴我這邊的事情之後,並未曾提到過浮山村裏頭有什麼石碑一類的東西。隻不過,他告訴了我一發生在民國時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