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走在前麵,朝著這條熟悉的道上前進。四周的草木已然枯黃,灌木叢都是蠟黃色的,幾支枯黃的樹幹突兀地站在那裏。
吳名靜靜地走了過去,輕輕地接觸它枝條的時候,會斷,清脆後沉靜的聲音甚至讓他意識到它或許早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另一頭。
“這裏的怨氣已經普及到這種地步了......”張建安接過吳名手裏的那根樹枝,猛地睜開眼睛,一道青光從眼睛裏迸發出來,這廝一下子就開來陰陽眼。
用這陰陽眼一看,那還得了!
張建安發現吳名扯下來的這根樹枝哪裏還是什麼枯枝,分明就是一些動物的屍骨上麵的一部分,上頭不斷迸發的黑氣,正好是不停在四周散發的怨氣。
而天空中,並不是之前所看到的藍色,而是一張巨大的天幕從頭頂的天空中爆發,將整個浮山籠罩在裏麵,嚴嚴實實的。
這天幕之上,還有數千道看不懂的符文,有些符文是張建安見都沒有見過的。但是,這天幕也有缺陷,這缺陷就是之前自己上山來的那條路。
吳名似乎也發現了什麼不對,急忙蹲下身子撥開這樹枝遍地的土地。不翻開還不知道,在這枯枝遍地的地麵上,一層層白骨緊密地排列在地麵上。
“這是什麼!”趙夕瓏的驚呼將陸仁以及孔文君召喚了過來,在趙夕瓏麵前的地麵上,一層頭顱緊緊地排在一起,這些頭顱的數量以及完全不止山頂山腳兩個山村的人的數量,這數以百計的頭顱被密密麻麻地埋葬在地底,要不是張建安的陰陽眼看到了這些怨氣,此時估計還沒有重見天日的可能性。
吳名急忙將趙夕瓏拉到身後,一層層撥開這山腰上的幾處枯枝,卻發現這些枯枝下麵全都是屍骨,不僅僅是人的屍骨,還有各類動物屍骨,甚至還有一些辨別不了種族的白骨。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說七爺八爺當年為何不敢來這浮山,搞了半天,這浮山在當年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北邙山。這裏如果處理不得當,很有可能會誕生另一個鬼王!”
百骨成兵,千骨成將,萬骨成王!這浮山,儼然就是數以萬計的白骨堆積起來的山脈,這些白骨已經變作了化石,而這些化石夾雜著泥沙從千裏雲夢之中湧現出來,成為了現在的浮山。
湖南崀山,有村,名曰浮山,覽夫夷,窺紫霞,風景猶勝,自古多有慕名而趨者。黃帝紀年4610年,民國初年,冬,浮山村遇奇怖妖氛之事,村人一夜無蹤,生不知,死不聞,尋之無跡,為之怪哉。
這浮山怪事,其實早就有了一個誘導的因素,而當年的補天道隻不過是借用了這個誘導的因素,用馮寶寶的體質來祭祀泰山府君,但是最終還是功虧一簣,才導致了浮山提前轉變成現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