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祭台(1 / 2)

張建安這一咒法正合著太上三洞神咒之中的陽鬥罡咒,此咒在太上三洞神咒之中是為數不多的非戰鬥咒法,此咒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使用起來可以讓此地的陽氣大勝陰氣,正好適合這種充斥著陰氣的地方。

但是,這浮山畢竟不同尋常,這陽鬥罡咒僅僅隻能作用於這個金光護罩之中。陸仁的菩提子化作金光護罩,張建安的令旗在內部固定了這個護罩,按照常理來說,應該可以抵擋一二。

張建安收了真氣,一身火紅色的氣息開始慢慢地消退。陸仁也悄然地閉上了眼睛,盤膝坐下回複真氣。

看此處暫時沒有了多少危險,吳名便讓孔文君留在此處照顧陸仁。這個陣法需要有人在內部用真氣或者靈力維持,真氣積累得比較容易,稍微一下子就能夠恢複,但是靈力卻需要積累無數的真氣才能夠凝聚起來。

“我看要不就讓阿仁帶著文君在這裏守著大陣,切莫讓這些陰雲突破進來了!”張建安說著,從背包裏拿出最後一件法器,這是一麵古鏡,從材質上麵著手,應該是麵青銅古鏡。

孔文君接過鏡子,仔仔細細地看了一番,這鏡麵上光滑如實,背後雕刻著花人物花紋,雖然年代久遠的緣故導致與這些人物的模樣看不太清,但是依稀可以看到,這上麵有一個人手裏拿著一麵鏡子,而這鏡子所照射之處,所有人皆化作白骨。

“建安,你這是什麼法器?”

張建安搖了搖頭,自己那裏搞得清楚這麼多,這些法器都是順手從爺爺屋子裏偷出來的,全都是老爺子的壓箱底寶物。

孔文君眉頭舒展開來,以自己的學識雖然不明白這是什麼鏡子,但是依稀記得孔家宗家的典籍記載過,在秦朝有這麼一麵鏡子,為秦王所用,所有帶著奸邪之意的大臣都會被這鏡子化作白骨,這麵古鏡在那個時候很是有名。

手裏的這塊青銅鏡,很有可能是兩千多年前的秦王照骨鏡。

秦漢時期,世人普遍認為銅鏡可以鎮壓僵屍,因為當時的人對著鏡子是要“正容”,看看自己的表情是否莊重嚴肅,衣服帽子是不是穿戴得整齊,要是穿戴歪斜了,就要趕緊正過來,所以銅鏡是“正”的代表,一正能壓百邪,另外鏡也代表“陽”,是白天的象征,是對“陰”的震懾之力。

秦王掃六合以定天下,在此過程中得到了不少六國秘器,其中有八麵古鏡,這裏麵包括法家祖師銅鏡,還有就是秦王照骨鏡,傳說這麵銅鏡能照視人身骨骼脈絡,是一件世間罕有的無價之寶。

秦始皇回到鹹陽後不久便駕崩,至於那秦王照骨鏡埋在何方,就成了一個千古之迷。一直到北宋末年,有人將所得古鏡先給宋徽宗。

有見聞廣博的大臣進言給徽宗皇帝,稱這麵古鏡乃先秦之物,正是史書所載的秦王照骨鏡,此物為秦代鎮妖之器,年久妖氛難除,不宜留在禁中,應該物歸原處,按禮製重新掩埋歸複原狀。

可宋徽宗對此鏡視若至寶,不肯割舍,一直留在身邊賞玩,不久之後,金兵鐵騎南下滅了北宋,俘虜了宋室二帝,秦王照骨鏡再次下落不明。

“秦王照骨鏡,建安,這可是無價之寶啊!”孔文君激動地捧著這塊鏡子,兩隻眼睛不斷地放射出金光,就好似餓虎撲食一般死死地抱住鏡子。

在張建安拿出這塊古鏡的同時,吳名頓時感受到了這古鏡上一股浩然的靈力遊走在鏡身上麵。就連半吊子的蘿莉,也清晰地感受到這塊銅鏡上麵的帝皇氣息。

將這鏡子交給孔文君之後,吳名三人就沒有再去打探這中央的房子,反正現在這宅子最凶狠的地方無非就是井底以及結界陣法之外的那些陰煞,這房子再怎麼詭異,憑借這陸仁一身佛家靈力以及孔文君手中這塊千年古鏡,倒也不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