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白虎殺人(1 / 3)

安定二十年秋,一日,長安東市突傳來殺豬般的救命聲。

街上百姓互相推擠著往前湧,都想貼上去看個熱鬧。

突從空而降一碧眼白虎,直朝著跌倒在地,滿身汙穢分不清男女的小個子撲了過去,眾人被嚇得四處逃竄,哭喊聲,叫罵聲不絕於耳。

一股鮮血噴濺而出,灑了一群人一臉的血。

眾人害怕地望將過去,隻見剛才還在殺豬般叫著的小個子,已經渾身血汙地躺在地上,雙手雙腳蜷縮在胸前,脖子上鬥大的一個窟窿,烏黑的眼睛滿是驚恐地瞪著眾人。

次日一早,下了朝的金辰殿異常冷清。

欒景幕看著三四個宮女太監,正拿著白帕擦試著龍椅、玉階...,他的眉心一跳,不由得想起剛才朝堂上章太師義憤填膺的那番話來。

章太師如今已是古稀之年,曆三朝之君,給兩個太子當過恩師,家從儒學,三十五歲那年中了進士後,便一路從翰林院官至如今的太師之位,其為人學識淵博,且頗受人愛戴,是難得的賢士,在朝中又有頗多的門生。

更難得的是他早知自己如此顯貴身份,過滿則溢,年前就曾上書要辭官隱退;但因受皇上厚愛強留他在京,給了他一個閑散減速,留他在皇極門教著幾位皇子和一些世家子弟讀書。

欒景幕之子欒垠,就曾在他門下受教。

對於章太師,欒景幕一來敬佩他的為人,二來也曾因過問欒垠學問之事,故而與他多有往來。

剛才看他為了街上白虎殺人一事,請求皇上廢除太子所言的那番激昂陳詞,深深地震撼到了欒景幕。

他沒想到,對於此事最先出來為百姓討公道的,不是相互製衡應替皇上分擾的左右丞相,也不是協理國事應公事公辦的平章政事,而卻是一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

可對於皇上的態度,欒景幕覺得很寒心,皇上對此雖沒有置之不理,但言語中對太子卻是頗多維護,更是以不可亂聽百姓胡言,而冤枉太子為借口,點明等錦衣衛查清此事再議。

有人輕拍了一下欒景幕的肩膀,原來是去而複返的平章政事孟平。

平章政事孟平,是帝都響當當的人物,此人身高八尺,身體壯實,麵相敦厚,曾在軍中立過赫赫戰功,後來在十年前汾水一戰中傷了右腿,隻好回長安養傷,傷雖好了卻從此落下了坡腳的毛病。

打戰是不可能了,回軍中也是無望,皇上看在他往昔的功名上,便賞他做了個戶部左侍郎。

後來也是他黴遠倒頭,福氣到了,他的二兒子竟在三年前娶了二公主,安寧公主為妻。

他一家人,不僅他的二兒子升了正五品的郎中,連他也連升了好幾級,後來一路坐到了現在的平章政事。

可這世上變化最快地就是人心,萬沒想此人自做了官後,心性卻是大變,以前的豪邁之氣竟全被身上這身官服壓得蕩然無存。

孟平露了個不算笑的笑臉,本來對於剛才之事,孟平是除了左右丞相外最有權利開口之人,可他卻考慮到此事牽扯到了太子,其中關係牽扯太廣,一旦開口便是禍從口出。

何況他是皇上的親家,安寧公主最近又給孟府添了一個子嗣,雖然說幫理不幫親,可他也不會做胳膊肘往外拐之事。

連國是前前朝皇上一手打下來的,在前前朝皇上還在位時,欒景幕曾有幸跟隨在旁做過軍師,但因年齡小與軍中之人說不到一塊去,反倒是與那時已是少將軍僅大他五六歲的孟平性情頗為相投,所以兩人一見如故引為知己。

剛才孟平回頭時無意間看到他一人站在殿內對著龍椅發呆,就猜測到他也正在為那件事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