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權力機構都是相互製衡的,這也是為了確保一個組織能夠長治久安的根本,錫克教也是如此,長老會上教主和大祭司共同分享錫克教的一應權力,很自然辛德爾和這個叫蘇爾的大祭司就是天然的對手,不過顯然二者的關係較
之過往的曆代教主和大祭司的關係更糟,基本上二者都是各自為政,一般情況下是絕對不會同台出現的。
就像今天這般這樣,在這大殿之中討論過的事情,還是要如法炮製一般到錫克教的神廟去再走個過程去討論一遍的。
年輕一派的辛德爾自登基以後對於權力的渴望就絲毫不曾消減過的,而恰恰年邁的蘇爾也是一個對權勢極其貪戀之人,而更為不湊巧的事情就是二者都是培嬰中期頂峰的修為,在終極戰力上誰也在誰手下討不了好,所以錫克教內經常出現過同一天內就一件事有兩種決定的局麵,弄得底下執行的教徒們總是苦不堪言,至此雙方之間的教派衝突也就在這百年內齷蹉不斷,雖然表麵上一派祥和的歌舞升平,但是私底下的流血衝突確是不曾停斷過的。而當初旗幟鮮明支持教主的雅塔的爺爺,雅昆長老的死至今都隻是一個迷。
因為教義規定教主和大祭司擁有相同的權力,所以底下一眾長老已經適應了這種朝令夕改的不正常生活了,當然除了那些個別的愚忠者外,大多數人都不過是中立派,抱著混混日子兩邊都不得罪的態度罷了。
之所以辛德爾得知蘇爾給自己的親孫子報名參加教中大比的消息後,顯得如此的不屑一顧其實真正的原因,眾人還都是門清的,在先前教主就已經通過長老會發話傳令下去,此次大比的冠軍最後還將贏得其獨生女兒的親睞和婚姻,而此時這蘇爾如此高調的宣布其親孫子將會參加族中大比,不說其實力如何,就光頂著這大祭司親孫子的這麼一個光鮮的名號,再加上這老家夥其他後手的運作,收買一些其他的參賽者為這個小東西保駕護航恐怕就是想不獲勝這個可能性都沒有了。
到時候真的讓那個小東西娶了自己的女兒,做了自己的女婿,自己豈不是也得叫那個讓自己恨之入骨的老家夥一聲叔叔,本就是水火不容的兩人突然做了親戚,而且自己還無故低了一輩,試問一下,這辛德爾的心中豈能無氣,可惜現在的情況就是,即使天塌下來他辛德爾也是絲毫不能發作的,畢竟人家走的是正規途徑,教義有規定,但凡是錫克教徒此生都是有一次資格和機會參加這教中大比的即使他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不入流的練氣期小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