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二十節)(45)(1 / 2)

(45)

易銘抬頭看看窗外,那外麵已是華燈初上,早有侍女打開燈,易銘才想起原來這時候先生還建了個小小的發電廠,他們這內城的地界,早就用上了白熾燈。甚至他的書桌上還擺放著一部電話,那是最近才安裝上的,照李千秋的說法,不出半年,近一點的湄潭、桐梓、仁懷等,都可以實現通電話了,隻是水平停留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

易銘甚至可以想象,如若一切順利,他們不久應當可以實現電氣時代的一些成果,比如電腦、空調、冰箱、電視、手機等等。

一念至此,易銘問道:“你們不會已經發明汽車了吧?”

李千秋也發覺剛才似乎有點走題,回頭答道:“什麼事請都有個循序漸進的問題,當然,如果要集中力量,造幾台車,也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是否對現在有用。你知道在赤水有天然氣,我命令在那兒打了一口井,所以我們現在有“黔北天然氣化工”。因此,我們才有化學工業,才有肥皂、石蠟以及炸藥、無煙火藥等產品製造出來。”

易銘恍然大悟,原來李千秋早就按部就班有計劃的建立了一些要緊的工業門類。

李千秋見易銘若有所思,說道:“你談談你的什麼大學吧!其它你都還有什麼設想?”

易銘道:“除了剛才所說的之外,我想盡快建立幾所大學,要涵蓋十三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要一應俱全、不落一樣……。”

李千秋聽了,卻插話道:“雖然不是像你說的那樣門類齊全,我們大學也還是有的。”

易銘驚奇地問道:“你連大學都建立起來了?”

李千秋有些得意,說道:“正是,你應當想到,你思考的也是我曾經思考的。我們初到這裏,就搞了一次開科取士,當然得到的酸儒居多,不能稱作真正的可用之才,其結果令我失望。所以我下決心辦了幾所學校,培養急需的專業人才。我們辦了“黔北軍事學院”、“黔北政治學院”和“黔北大學”、“科技大學”等等院校。我們肯定不再以教授諸子百家、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比如軍事學院就以軍事知識為重點,不可不提的是向他們灌輸忠君愛國、守土有責的思想,而這個“君”就是英明神武的李易銘你呀!”

易銘聽此愕然不已,說道:“你這樣搞愚忠的一套,感覺有點日本兄弟軍國主義的影子。”

李千秋接著說道:“眼下或許這才是最管用的。至於政治,就教一些實用一點的,也充斥一些意識形態領域的東西,比方強調李易銘為首的統治階層的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的內容。一般搞得很神聖神秘,注重洗腦。你知道,中國人對於這一套,基本個個逆來順受。”

易銘聽了深有感觸,李千秋又道:“這之中我比較注重“黔北大學”及“科技大學”的建設,都由我親任校長,從學校選址、校舍建修、師資配備、教學設備、後勤保障到學習紀律、課程安排、學習內容、作息時間等等等等,我都事無巨細、一一過問,單單教材的選定就耗費了我不少的精力。

黔北大學是所綜合性的近代大學,雖然比不上意大利的波洛尼亞大學開宗早,但放眼時下全球,也是數一數二的。學科比較齊全,文、理、工、商、法、醫皆有,甚至還有農業、地質、通訊、金融等學科。學校規模宏大,科研實力強勁,以理論性見長,綜合實力上乘。科技大學主要以軍事科學為重,迄今也還培養了不少的人才,現在這些人已開始發揮實際的作用,你看看,這初步建立起來的各個工業門類就是證明。”

易銘佩服得五體投地,讚賞不已,說道:“真想不到你考慮如此周全,隻是不應該在學校裏搞那一套“忠君愛國”的把式。”

李千秋笑笑,說道:“樹立你的權威和領導地位,不但是眼下情勢的需要,也是今後很長一段時期不可或缺的。如若不然,就會思想分裂、行動不一、各自為政、天下大亂,有“亡黨亡國”的危險,所以這是必須要堅持的政治方向和政治道路。”

易銘說道:“照你這麼說,我就是不當這個什麼“主公”都不行了?”

李千秋答道:“那是自然,所以你明日的行程,是不是就先到“黔北大學”,給學生們講講話、打打氣,接見接見三好學生和先進分子。”

易銘笑著問道:“什麼三好學生?你搞得稀奇古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