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二節)(58)(1 / 2)

第三十二節:婁山有意埋忠骨,湘水無情隕將星。

遵義城鼓樂喧天徹夜歡騰,易銘、李千秋等,也是一夜未眠,易銘筋疲力盡,早上回房剛睡下,就被怡晴怯生生喚醒。

原來李千秋及趙龍甲等,前來彙報,說早上消息傳來,清軍潰敗,死傷太重,後來大部已降。說隻有幾千人左右從小路突出逃逸,這一仗共俘虜敵軍近三萬人,軍馬萬匹,其餘已在戰鬥中被殲滅。

易銘連聲說好,叫眾人坐了,剛要想說些什麼,李千秋先開口問易銘,說道:“主公,前方發來電報,說尋得阿濟格屍首,已爛的不成人形。李馬丁搶了頭,雲中飛得了條手臂,蘇飛虎得了兩截小腿,都來電請示如何處置?”

易銘聽了,喚過來李千秋,對著他耳朵,輕聲問道:“這個英親王阿濟格死了!可惜可惜,我知道這家夥是清初名將,很厲害的。真實的曆史之中,此人死於權力紛爭,而他今日殞命黔北,就這樣被我們給滅了,他這一死,與曆史事實不符,我問你,這是計劃之中的事情嗎?”

李千秋聽罷,也輕聲回答道:“主公,即便不死,曆史上他也活不了多久,隻是他那死法,他就是死到臨頭,也心有不甘。倒是像這樣死在沙場,英勇壯烈,卻不失為最好的歸宿。可傳令前方,英親王戰場捐軀,也是英雄一世。主公可為阿濟格樹碑立傳,表彰他赫赫功績呀!至於死去的清軍,也可妥善安葬,再立上“清陣亡將士之墓”的石碑什麼的,也足可彰顯你的仁德。還有,主公,李馬丁他們這是在向您討賞呢!”

易銘見他言語之間,似有玄機,撇開李千秋,對眾人說道:“阿濟格也算是英雄,這樣吧,你們傳令前方,就在婁山雄關,找個風水寶地給埋了,立個碑,叫範曠老先生給寫個墓誌銘。此人很有名氣的,咱們黔北曆來缺少人文景觀,這樣幾百年後,他那個墳頭,說不定還可以打造成旅遊景點……。”

易銘心情不錯,將怡晴遞過來的帕子,抹了一把臉,腦子清楚不少,又說道:“李馬丁他們,都打得好,打得好就要表彰。那些個表現突出、作戰英勇的,更得要大大獎賞。你們下去,將有功人員,登記造冊,等核實議定了,論功行賞……。”

趙龍甲等,都答了一聲:“是!”

易銘又道:“你們也要注意,但凡有虛報浮誇、冒領軍功的,也要好好的甄別出來,老子不是開的包子鋪,人人都他媽的可以有一份的。”

易銘興奮之餘,說話老子翻天,不是很文明,那在場眾人,雖然詫異,但各自想了想,也不敢說他什麼,隻得又老老實實答:“是!”

易銘幾句話說罷,又去端杯子喝茶,李千秋瞅準時機,說道:“主公,在下有一事報與主公,俘獲的清軍眾多,已全部集中押來,目前暫時關押在板橋一地。在下請主公當機立斷,務必對前方將士行為早作約束,不然,這些降兵降將就慘了。”

易銘大驚,問道:“約束什麼?怎麼回事?”

李千秋答道:“主公不知,這清軍所到之處,一般殺戮過甚。不管是誰,無論男女老少,均不放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所以我軍對清軍,大都恨之入骨。如今我軍大勝之餘,如不約束前方,還不把他們都生吃了?”

易銘聽了,也慌了神,他知道曆史上的項羽和白起,這二人在這方麵名聲就不大好,殺俘虜一殺就是幾十萬。易銘心想:那可是人,就是殺豬殺了那麼多也會良心不安的。至於眼下情形,易銘懂得,如果不加約束,這數萬降兵降將,怕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