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節:城頭揮舞大王旗,無敵勇氣冠三軍。
(106)
不及半日,幾十門大炮架好,李馬丁站在一旁,指揮他那些軍士裝填火藥鐵球,令旗揮過,隻見一道道火光從炮口噴湧而出,響聲震得易銘耳膜受不了,他隻好兩手死死捂著耳朵,一聲聲巨響過後,那寧武城高大城牆不斷被擊中,轟擊了約莫一個小時,城樓也隨之垮塌了。待霾煙散盡,那城牆已垮了兩三處,豁口清晰可見。見時機來臨,李岩抽刀揮舞,身邊數萬將士,喊殺聲四起,一時響徹雲霄。
易銘衝在隊伍最前麵,身後跟著臨時組成的敢死隊,而這是李千秋特別安排的,他讓易銘報名參加敢死隊,還當了個小隊長,管著百來號子軍士,韓知禮及楊明義,也被一並安排在一起。就在剛才,李千秋對易銘說,要在軍中揚名立萬,建立自己的威信,今日寧武一戰,就是天賜良機,隻要進攻令一下,必須舍生忘死、全力向前。否則,於大事不利。
易銘見李千秋說的時候,神色嚴肅,態度決絕,心裏也下定了決心,但他總擔心自己傻乎乎地衝上去就給人家搞死,所以也有些顧慮。李千秋笑著,對易銘說道:“你不要怕,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場決生死,英雄行為,往往就是腦子一熱,看淡生死就成了。即便刀槍不長眼,傷了死了,要真是如此,不過是再穿梭一次,重新來過就是。”
易銘聽了,想到李千秋和自己所擁有的那些手段,心想就哪怕躲不開刀槍棍棒,無非就是身上多幾個口子,再淌一些麻麻血而已。他想好了,心裏就沒有了顧忌,所以令旗揮過,易銘提著一柄大砍刀,第一個朝城牆奔去。他一馬當先,發瘋似地狂奔,身後楊明義、韓知禮及他那統轄的百餘人緊緊跟著也朝城牆處飛奔而去。李岩、李仲立於大軍陣前,見易銘手提快刀,不顧一切向前跑,兩個急得不得了,又恐有失,所以李岩揮動令旗,催促數萬將士向前,見得令下,數萬之眾一時喊殺聲四起,都操起手中家夥,潮水似的向寧武城湧去。
易銘跑到斷垣處,不作細想就奮不顧身往上爬,城牆上麵守軍,麵容猙獰,哇呀呀地大喊著,飛石箭鏃、滾木礌石如同雨下。易銘身邊人被擊中不少,奇怪的是,易銘就連第一個爬上城頭,身上居然毫發未傷,那利刃快箭亂石磚塊,像瞎了眼睛一樣,就擦著易銘身旁而過。
眾多大順將士就沒他這麼幸運了,剛到城牆下,恐怕就死了好幾十人,爬上城頭,又死了不少,等得在城牆立住陣腳,卻死了何止幾百。易銘從豁口上了城樓,身後楊明義遞過來大順大旗,易銘站立城頭,迎風揮舞著,他身旁數百將士,揮舞大刀長矛,肆意歡呼著。
城外大順軍源源不斷湧進城內,守軍終於抵擋不住,開始潰逃。然而大順軍早殺紅了眼,易銘帶著幾十人控製了豁口,打開了城門,外麵萬千人擁入城內街巷,一時之間殺聲震天,混戰不休。有軍士舉著火把,無論營壘民房,能點著火的,都給點著了。火借風勢,逐漸蔓延失控,民房很快付之一炬,城內守軍及平民,倉皇間四散奔逃,卻被湧進的義軍,逮著不分由說就給砍死。更有殘暴之徒趁機作亂,或翻箱倒櫃收掠財務,或強搶民女行禽獸事,奸淫擄掠,無惡不作。
易銘隨入城義軍,沿街收索官軍,由於各自為戰,秩序大亂,一部分人殺紅了眼,以致敵我不分,亂殺一氣。易銘好不容易躲過了這些明槍暗箭,他渾身上下,已然血跡斑斑,大部卻是廝殺時濺到自己衣服上的。他沿著狹窄街道往城中央趕,忽然看見前頭數百義軍爆出一陣歡呼,原來人群中有一人高舉一顆人頭,易銘隨即得知,頭顱正是周遇吉的。
原來自義軍攻入城內,周遇吉臨危不懼,組織巷戰,被亂箭所傷,見大勢已去,最後拔劍自刎,慷慨就義。義軍尋得他屍身,將他頭顱砍下,都想據為己有獻功邀賞。因而你爭我奪,亂成一團,又自相殘殺死了十幾條人命。最後到了一彪形大漢手裏,他揮舞砍刀,連殺身邊數人,一旁軍士,退了好遠,隻團團圍住,這才不敢去搶。易銘擠進去,才發現此人正是楊明義。但見他左手提著周遇吉人頭,右手緊握大刀,霸氣十足地遍視全場,不住喊道:“不要命的都來搶呀……。”
易銘見韓知禮從人群中走出來,站到了楊明義身後,也握著長刀,保護著楊明義。
兩人提防有人偷襲,背靠背看著眾人,見他兩個殺氣騰騰,義軍之中,如何還有人敢與他兩個相爭。兩個轉了兩圈,韓知禮發現了人群中的易銘,就手肘頂了一下楊明義,給他指了指易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