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節:士別三年又回歸,將軍大營逞雄威。
(120)
卻說這日傍晚,京師之南,豐台大營處,周文秀剛從葛士仁都督那裏回到自己營地住處。他先前為軍隊集訓一事,與那姓葛的頭頭分歧嚴重,兩個吵了一架,回到駐地時,見門口站崗的軍士,天還未黑下來,就抱著槍打瞌睡。周文秀自然生氣,走上前去,抓住那衛兵,劈頭蓋臉就是一陣的耳光。
隨行的奚大才、範宏誌、彭良臣、郎佑君、魯尚義等將軍,見周文秀都督副先前吵了架,心情不爽,卻將怒氣發在小兵頭上。眼見這衛兵鼻子嘴巴都被打出了血,幾個趕緊上前,生拉活拽,勸了一番,周文秀似乎尚未解氣,幾個見狀,怕周文秀盛怒之下出事兒,於是,各自大營也不放心回了,就湧進周文秀住處。那裏頭勤務警衛、貼身侍從,知道周長官習慣,早就安排小灶忙活,迅速備上酒菜,迎候這一行到來。
在豐台駐守著的,是大秦的一支精銳之師,為了更好拱衛京師,所以這支部隊和京城東西邊的另外兩支,均是滿編滿員、裝備精良,總共足足近十來萬眾,從來大秦主力,王牌中的王牌。這支部隊是周文秀從重慶帶出來的原李馬丁的那一支,李馬丁與他對調後,他率軍入湘,隸屬李過軍團,後來大秦東征,他率軍沿江而下,克武漢三鎮,經湖口入江西,到浙江,其間生擒多鐸、洪承疇,後來駐防蘇州,最終移防京師。一路可謂所向披靡、百戰百勝,為大秦立國,建立了赫赫戰功。
本來這周文秀京畿衛戍都督幹得好好的,那南北大營、東西城防,都是自己一人負責。但自從皇上失蹤後,吳琦玉對周文秀不放心,於是將他軍隊,一分為三,為豐台、西山、通州三大營,分別統管。到後來印生上台,周文秀越發不受待見,這豐台南大營的都督一職,也被琦玉派來的葛士仁將軍取而代之,隻明確他當了個副職。
周文秀自然內心憤懣,想發牢騷罵娘也不敢,秦任數度密信,叫他韜光養晦、收起鋒芒、等待時機、再作打算。
周文秀開始不聽,直到後來漸漸明白,再這樣下去,琦玉可能要動他了。於是他這才慌了手腳,趕緊疏通巴結,花了不少精力金錢,這副職總算保住了。
周文秀和這奚大才、範宏誌、彭良臣、郎佑君、魯尚義等幾位死黨,這會兒指天罵娘喝著酒。稍有醉意的時候,外頭營區大門崗亭打來專線電話,衛兵接了,急匆匆跑進稟告周文秀,道:“將軍,外頭報告,說有幾個你老家的人要見您。”
自從大秦立國以來,那老家一帶,但凡和他周文秀沾點親、帶點故的,莫不傳書帶信、人上托人,都朝他這兒湧來。要麼指望他疏通活動打招呼,協調關係走後門,或者安排當個官當個兵什麼的,這讓周文秀不勝其煩。甚至前頭有老家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鄰裏之間扯皮的事情也找到他這兒,要他幫忙出出頭,周文秀自然惱火,一陣的粗話,罵了出去。這下聽衛兵說外頭又有人見他,還一來好幾個,以為又是親戚求他來了。所以周文秀火了,罵道:“去他娘的,不見,你去說,叫他們給老子趕走。”說罷又端著酒杯灌酒。
那衛兵下去回了話,才掛了電話,轉身沒有多久,熟料那電話又響了,衛兵接了,跑來戰戰兢兢,對周文秀報告道:“將軍,外頭說那幾個趕不走,非要見你,還說、還說……。”
周文秀正喝著酒、說著話呢!被這小兵一再打擾,當即就罵道:“老子不是說了不見嗎?你他娘的,外頭怎麼回事?說。”
那衛兵隻好如實稟告道:“將軍,外頭說有個大漢在罵你,說要日你娘,請示是不是要抓起來?”
周文秀及奚大才、範宏誌、彭良臣、郎佑君、魯尚義等,聽罷均大感意外。放眼天下,四海之內,沒人敢如此光天化日之下侮辱順義侯周文秀大將軍的。
周文秀聽了,麵子上掛不住,他真火了,於是將酒杯一扔,對那衛兵道:“你給他們說,把外頭那幾個全都給老子押進來,老子倒要看看是何方神聖。”
未及一會,外頭早有十來個軍士,端著槍,押著幾人進了周文秀住地。
隻見門外領頭走進來一個龐大的身軀,器宇軒昂、牛眼如電,居高臨下,鄙夷地看著周文秀幾人。
周文秀一看,內心的火氣變成了驚異,對於此人侮辱他媽媽,也早就不當回事了,而其他幾個,也未嚐不是這樣想。
因眼前之人,幾個早就相識,正是楊明義無疑。
周文秀趕緊迎上去,喝退那一幫軍士,又無不驚奇地說道:“楊兄,你、你不是……?”
楊明義見那些軍士走遠,這才理了理衣襟,再看了看院內侍立著的那些衛兵,周文秀立刻就懂了,他轉而對那些衛兵說道:“媽的!你們都下去,外頭守著,沒有本爺命令,任何人不得放進來。”
那些軍士自然領命不提,楊明義走進酒桌,奚大才、範宏誌、彭良臣、郎佑君、魯尚義等慌忙騰出位置,又趕緊打著招呼。
楊明義見菜肴豐盛,口水早就泛濫了,周文秀請他入席,這楊明義絲毫不客氣,抓著酒壺先喝了一大口,隨後說道:“周文秀,你這小子官兒越當越小,脾氣倒是越來越大了。說,老子來了,為什麼不見?”
周文秀就連葛士仁都督也敢對著來,然而對楊明義他絕不敢對著來,他知道,楊明義這家夥要是被惹火了,一對銅錘般的拳頭是要啃肉的。
周文秀趕緊賠不是,討好說道:“哪裏哪裏!罪過罪過!小弟怎麼敢?小弟也想不到你老哥子大駕光臨呀!你不是、難道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