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11日,在蔡莊、興莊戰鬥中俘敵治安軍5人,繳步槍5支,敵傷亡50人。同日,又在南坡的襲擊戰中斃敵80人。11月22日,襲擊上社戰鬥,擊斃敵偽10人,生俘偽分隊長以下官兵98人,在定縣、唐縣反掃蕩第三階段作戰15次,斃傷敵偽軍404人,擊毀汽車4輛。是年,開辟懷淶、泳鹿、蔚縣、寧北、臨東抗日根據地。
1944年1月,隨機動旅開赴陝甘寧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進行民主整風,整編部隊。
1946年5月5日開始,在西出隴東戰鬥中,青海的馬步芳、寧夏的馬鴻逵在白家嘴被教導旅一團予以痛擊之後逃竄至唐家堡築起工事頑抗。合水、慶陽一帶敵騎八師亦來增援。教導旅二團(四十七團前身)在右冀陣地上受到敵人假投降的欺騙,200名敵人埋伏在窯洞內,前麵派幾個人不住地搖白旗,教導旅二團一連信以為真,失去警惕,上去受降,埋伏的敵人突然出來反擊,二團措手不及,敵人分兵兩路衝過來,連長何大道大聲喊:“同誌們跟我來,殺出一條血路衝出去!”在連長指揮下大部分衝出包圍,何連長與30多位戰士英勇犧牲。
關盛誌政委看到形勢緊急,從警衛員手中要過手槍大喝一聲“堅決反擊,誰也不準後退!”隨即命令二團二營機炮連連長馬會元架好機槍,戰士上好刺刀,擰開手榴彈蓋,做好反擊敵人的準備。敵人斜背著槍,揮著大刀吼叫著上來了。當敵人進到射程內時,關政委一聲令下“打!”機槍、小炮齊射,手榴彈一直飛向敵人,將敵人的衝鋒部隊打得紛紛倒下,戰士們端起上刺刀的步槍,勇猛衝殺過去,把敵人的反擊部隊頂了回去,打得敵人四處逃竄。二團穩住了陣腳集結部隊。八連連長李鳳鳴帶著部隊衝鋒時負傷,馬會元英勇作戰負傷,均受到表彰。即日下午6時,敵人仍不甘心,又增調部隊,企圖再次突破二團陣地,分三路進攻,中間一路下馬利用麥田掩護,左右兩側向二團陣地迂回包圍。在這緊張時刻,教導旅副政委饒正錫趕來指揮,他說:要組織好部隊,堅決把敵人反擊下去,保證二縱隊攻擊合水城的安全。二團八連政治指導員張升科召集黨員會議,要求黨員發揚衝鋒陷陣的精神,堅決把敵人打下去。敵人以密集的隊形,一個個揮舞大刀,惡狠狠地撲上來了,當敵臨近時,關政委一聲令下,機槍、步槍、小炮一起發射,手榴彈雨點般扔向敵群中。正在此時,一團政委魏誌明帶了兩個連隊,從左側殺了過來,兩個團共同配合作戰。霎時,殺聲震天,打得敵人潰不成軍,丟盔棄甲,人仰馬翻。敵人的集團衝鋒被打下去了。關政委在指揮反擊時,右臂受傷,他扯下襯衣的一塊布包紮起來,繼續指揮部隊。
5月31日,野戰司令部決定教導旅同二縱隊撤出合水城,北上環縣,圍殲寧夏馬鴻逵八十一師。
在26天的隴東作戰中,敵人受到很大殺傷,沉重打擊了敵八十二師。
1947年3月25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二團參加青化砭戰鬥,全殲敵三十一旅2900人,敵旅長李紀去、副旅長周貴昌、參謀長熊宗紀、團長謝養民全部被俘。繳獲大量的武器彈藥和馬匹。5月1日,參加延安縣蟠龍鎮戰鬥,攻克蟠龍鎮殲敵一六七旅。5月10日,參加安定縣羊馬河戰鬥,全殲敵人一三五旅。8月20日參加沙家店戰鬥,全殲敵一二三旅,保證教導旅全殲沙家店三十六師,西北戰場由戰略防禦轉入進攻。
1948年2~10月,先後參加宜川、瓦子街、石堡山、洛川、長武、西府、王莊鎮、大荔等戰鬥和戰役。
1949年2月20日,四十七團參加蒲城戰鬥。俘虜敵人52人,繳獲步馬槍50支,子彈6888發,手槍10支,手榴彈82枚,槍榴彈7枚。5月20日,四十七團參加解放西安戰役。俘虜敵人497人,步馬槍301支,子彈38821發,輕重機槍22挺,迫擊炮2門,炮彈117枚,短槍2支,衝鋒槍1支,槍榴彈21枚,手榴彈285枚,山炮48門,騾馬6匹。8月25日血戰皋蘭山,26日解放蘭州。俘虜敵人373人,繳獲步馬槍204支,子彈23650發,機槍25挺,迫擊炮3門,炮彈42枚,手槍1支,衝鋒槍1支,槍榴彈6枚,炮彈25枚,信號槍3支,信號槍子彈83發,手榴彈196枚,騾馬257匹。
1950年4月,四十七團深入天山剿滅殘匪。31日迅速將八大石包圍,俘獲50名土匪。5月3日21時,四十七團三營參加第二次增援伊吾戰鬥。
1953年7月18日,四十七團光榮地完成了戰鬥的曆史使命,在新疆哈密集體轉業,從此開始了“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