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六軍十六師四十七團部隊進疆完畢,執行戰鬥隊、生產隊、工作隊三大任務。為減輕地方和各族人民的負擔,部隊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1952年7月參加修建的紅星一渠竣工後,四十七團開赴天山五道溝山口修建紅星二渠,於次年3月竣工,將天山雪水引到火石泉,創建農場。
紅星二渠的規劃、勘測是在十六師的領導下進行的。由新疆水利廳、新疆軍區生產管理部水利局第四工作隊、十六師工程處聯合負責渠係的規劃、勘測和工程技術工作。由十六師四十七團承擔修建任務。從1952年2月開始勘察,5月進行測量,同時著手設計,由於對關鍵資料掌握不夠,地形圖係利用原國民黨所遺留的1:25000地形圖,而且不全又不準確。土壤和水文資料均沒有,造成工程設計困難,出現設計脫離實際情況。全部工程86%都是在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情況下進行的,影響了工程進度。
條田規劃勘測設計也是由十六師四十七團幹部、戰士們在幹中學、學中幹,群策群力進行的。沒有測量儀器,就用步槍和迫擊炮的瞄準器測量地形,在玻璃瓶裏裝上水當水平儀用。戰士們就是用這些土辦法完成條田土地規劃,渠道勘測和設計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