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農機具的發明與革新(1 / 1)

1957年,紅星二分場機耕隊改裝打埂器,在打埂器底下安一塊厚鐵板刮土,打出埂子直、高、堅固,不需要人扶助,就可灌溉;重新製作的平地器,比老式平地器質量高300%;4號康拜因沒安草車割紅花時改裝了草車,解決了紅花收割問題;自製了拖車,拖拉機牽引2台拖車,運輸工效提高100%。

1959年,兵團和農五師號召開展大鬧技術革命運動,全團動員,人人動腦筋,人人提合理化建議,各單位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活動。

農場設立了科研組,各連隊建立了革新小組進行拖拉機隊保養技術革新、工具改良,為適應中耕追肥,自製了追肥車;為秸稈還田而自製高稈作物田間粉碎機;改裝穀草播種機為水稻插秧機;圓片開溝器改限製器等。從實際出發,從需要出發,對農業機械進行了革新改進工作。

1963年技術革新完成情況:改裝鎮壓器,將木架改為鐵架;改裝播種機排種齒輪,將圓鉤形鏈改為滾珠鏈;製作雙打埂器4個,單打埂器2個,無齒輪14個。

70年代至80年代初,鄒崇國簡析東方紅-54型拖拉機衝缸床的原因和改進辦法;改裝GT-49型康拜因,喂入、脫粒、分離機構,使小麥損耗減少4%~5%;他還對拖拉機大小瓦座變形原因分析並提出解決辦法,改進了傳統的手工配瓦工藝;對東風ZKBD-3型與ZMAJ-141型康拜因收割台進行改裝。1995年製造噴藥罐。1998年改裝拖鬥後懸式秋施肥機。1999年製成噴藥罐,製成八字形打埂器。2000年改進棉花播種機,將棉花播種機滾筒前麵加上刮土板,使播種質量大大提高。2001年製成8架拖拉式重耙,改良棉花播種機,將穴播器支撐架加長,使播種機穴播器播種質量提高。詳見紅星二場革新的農機具及其革新人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