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二場運輸業是從50年代開始的。1949年,四十七團已有運輸連。1952年4月3日,四十七團運輸連編為八連。1953年2月,原四十七團三營七連編為十六師運輸隊,三營八連編為四十六團運輸隊,三營九連編為四十八團運輸隊。1954年2月,四十七團成立大車隊,1956年,大車運輸隊縮編為一個排,與養畜隊、種菜排合編成立七連。大車運輸隊主要任務是拉運農副產品,田間運輸、積運肥料、拉運各種物資,做職工交通工具等等。這種馬車運輸在農場一直延續到80年代初期。到1984年,農業生產實行聯產承包責任製,各單位的大車、牲畜等作價賣給職工個人,連隊大車班解散,農場馬拉大車運輸從此結束。
1960年8月,紅星二農場成立運輸隊。
輪式拖拉機是農場重要的運輸車輛,主要用於大田作業、田間運輸、拉運農產品、拉運砂石以及農資建材運輸等。
紅星二場從70年代起先後購買各種載重汽車8輛。於1976年成立汽車隊。1978年有載重汽車10輛。1983年有各種汽車15輛,其中載貨汽車11輛,特種汽車(救護車)1輛,上海SK664型32座大轎車1輛,小汽車(格斯69及67)2輛。1988年全場有各類汽車25輛,其中載貨汽車18輛、特種車(救護車、工程車)3輛、大小轎車4輛。1993年有各類汽車39輛,其中載貨汽車24輛、噸位共計69噸,以解放CA141型、1091型、15型汽車為主,另有東風EQ140型汽車4輛,有輕便乘坐車13輛。1995年以後,由於農場用車貨源減少,個體車輛外出從事長途運輸者較多。1996年有汽車68輛,其中載客汽車19輛(共184個客位),貨車39輛(共251噸位),專用汽車8輛,特種汽車2輛,摩托車108輛,全場機動車駕駛員406人。1999年,全場有各種運輸機動車518輛,其中載客汽車24輛(226個客位),載貨汽車49輛(245噸位),專用汽車8輛,特種汽車1輛,輪式(運輸)拖拉機160輛,摩托車276輛。
2001年9月,汽車運輸隊(含加油站)合並到農機一隊。當年底,紅星二場從事個體運輸的有83人,人均純收入44578元。有載客汽車34輛(432個客位),其中小轎車14輛(個體7輛);普通載貨汽車44輛(186.5個噸位)。其中個體運輸43輛(185個噸位),大型貨車34輛;特種汽車3輛;輪式運輸拖拉機155輛;摩托車511輛,其中兩輪摩托車44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