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二場根據新兵黨辦發[1999]20號文件精神,從1999年開始啟動“安全文明小區”6個共980戶。場綜治辦將每個小區分成若幹片區,每個片區實行治安民警和區長負責製。2000年,機耕一隊、五連分別獲哈管局“安全文明小區”稱號;2001、2002年又分別獲兵團“小康連隊”稱號。
(三)基層組織和製度建設
1991年,紅星二場做出《關於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製的決定》。1996年,農場公布《紅星二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製的補充規定》、《紅星二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考核標準》,1998年下發了《關於加大社會治安整治力度,確保農場穩定的十條規定》,製定了《紅星二場暫住人口管理辦法》。1999年,農場對2個基層單位實行了“綜合治理一票否決權”,取消其“評先選優”受獎資格,並直接同年終獎金掛鉤。對綜合治理工作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2000年,農場對綜合治理工作進行考核驗收,全場26個單位中“雙無”(無治安案件、無刑事案件)單位18個。2001年,農場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分別與26個基層單位的主管領導簽訂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
(四)思想道德、法製教育
紅星二場綜治辦和司法辦深入基層利用有線廣播、板報、法製圖片展覽、播放錄像宣傳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意義和有關法律法規,開展普法教育,編印《綜合治理簡報》,舉辦綜合治理知識競賽,並與工會、團委等部門聯合協助各基層單位開展“三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幹部群眾的法製觀念和思想道德水平。農場綜治辦、司法辦還特別重視對青少年的法製教育。2001年,農場黨委決定聘任火石泉派出所所長為紅星二場學校兼職法製副校長,加強學校的法紀教育和校園內的治安綜合治理。農場綜治辦、派出所還對學校周邊200米以內的文化娛樂場所、商業攤點、電子遊戲廳、音像廳進行清理整頓,取締無照經營音像廳、書刊店各1家及校園內的兩家商業攤點,勸告遷移2處電子遊戲廳。
(五)幫助教育轉化
80年代初,農場保衛股對勞動改造、勞動教養釋放回場人員和違法失足青少年采取“三定、四包、五個轉變標準”的方法,進行幫助教育轉化(簡稱幫教)工作。“三定”,即定人幫教、定時學習、定期轉變。“四包”,即學校包學生、家長包子女、單位包職工、支部包青年。“五個轉變標準”,即參加學習好、思想轉變快、生產出勤好、遵紀守法好、完成任務好。全場基層單位成立了25個幫教小組,對幫教對象采取座談會、個別談心會、對比會、及時表揚等方式,從政治上愛護、思想上關心、生活上幫助、工作上指導,對他們不歧視不打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之以懷,導之以行,使違法失足青少年轉變。1994年,全場共有56名幫教對象,其中53人表現良好,到2001年底,對44人撤銷其幫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