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公道(1 / 2)

當李森搖動鈴鐺,被圓明方丈傳送出藏經閣的時候,外麵正好是朝陽高照,一日清晨。

幾隻鳥,在枝椏上嘰嘰咋咋,叫個不停。有一群小和尚,正在追著一隻偷了玉米的浣熊,在一片草地上跑過。

而李森,則站在山腰處的一個亭子中。在這裏的俯視下去,正好能看到島上的形形色色、芸芸眾生。

圓明方丈此刻就站在亭中,他神色溫和的看著眼前一切,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慈祥的老者。

今天風不大,海風從遠處吹到這裏的時候,早已經被晨光熏得十分溫暖,周圍草木枝椏的影跡在李森身邊搖晃不定,平添了一抹脫世離俗的氣息。

李森深吸一口氣,口鼻之間能清楚感覺到亭下那幾叢野花的芬芳。

雖然已經是夏季,但那裏依舊百花盛開,十分浪漫。

一時間,李森和圓明方丈都沒有開口說話,而是沉侵在這一副田園景色之中。

“聽說萬年之前,在大陸上被驅逐出去之後,幾百名流離失所的僧侶,第一次來到了這個海島。那時候,這裏還是一片荒蕪。”

圓明方丈轉動著手中的佛珠,靜靜的看著那幾名天真活潑的小和尚,口氣很輕,卻正好能讓李森聽到。

“雖然荒蕪,但好在這裏是個無主之地,可以給那些僧侶們棲身安家。大家夥一商量,便決定就在這裏常住下來。”

“但是,沒有了眾多信客施主的供奉,想要安身立命的困難程度,遠遠超出了那些僧侶的想象。最終,一大半的僧侶都死在了這個島上,隻有一小部分堅忍的僧侶,在島上頑強的活了下來。也正是他們,初步構建出了苦竹島如今的格局。”

圓明方丈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了一絲極為清晰的感慨之色。

“那時候,我們為了在島上自給自足的生活,可謂是付出了極為艱苦的努力。並且為了保證傳承不至於斷絕,我們也窮盡了各種辦法。但由於其他宗門勢力的幹涉,效果卻小的可憐。”

“或許是僥幸,也或許是天意。在萬年之前的佛門劫難之後,整個人界都陷入了連綿不絕的戰亂之中,到底都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和遍地哭嚎的孤兒。最後,我們全靠著從大陸上偷偷收養的一些孤兒,這才最終沒讓佛門的傳承滅跡。”

圓明方丈說到這裏,不再說話。

但是李森卻能夠清晰感覺到,他口吻之中忍耐極深的憤怒。

“佛宗沒落,或許是出於宗教的爭論,也或許是出於利益的爭奪。畢竟早在萬年之前,人界資源不足的弊端就已經顯現了出來,修真界戰火連綿不斷,我們佛門即便是極力避讓,最終也是難逃此劫難。我們反躬自省、自我檢點,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圓明方丈看了李森一眼:“你知道是什麼結論嗎?”

李森搖頭。

“結論很簡單,簡單到令人感到粗暴。”

“與傳承自天書一脈的道、儒兩家不同,我們佛宗本來就不是從人界興起的,因此被視為異教而被排斥,隻能說是早晚的事情。因此,我們沒有被鏟除幹淨,盡數屠殺就已經該心生慶幸了,又豈能生出怨恨之心?”圓明方丈一邊緩緩的說出這番話,一邊慢慢的轉動著手中佛珠。

可李森聞言之後,卻不禁啞然。

圓明方丈卻緩緩的抬起頭來,朝著天空中的那輪朝陽看去,然後口氣也變得有些飄渺起來。

“李施主,你是不是覺得我們這個想法,太過於軟弱了?被人仇視、屠殺,最後驅逐到了這個荒島上之後,竟然還要慶幸沒有被鏟除幹淨。普天之下,恐怕再沒有比這個還要可笑的事情了。”

李森沉默不語。

圓明方丈卻口氣淡漠的道:“但這個就是事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力量,所以就不應該再抱持著仇恨之心。否則,如果非要保持著仇恨之心的話,是根本沒辦法領悟到佛法的真諦,也根本沒辦法修煉進階下去的。”

“那時候的佛宗很弱小,需要隱忍。所以我們就忘記了仇恨,開始安安靜靜的休想生息,並且擺出一副願意世世代代留在海外孤島的模樣。但是……”

圓明方丈說到這裏,口氣忽然間加重了一些,並且他的目光,也第一次顯露出了一絲銳利之色。

他看著李森,右手緊緊的攥住了手中的那串佛珠,沉聲道:“但是,這世人始終欠我們佛門一個公道!唯獨這一點,是我們世世代代的佛門弟子,永不敢忘記的一點!在沒有討回這個公道之前,我佛門勢力不可能真正的返回大陸。”

李森聽到這裏,終於深吸了一口氣。

“大師為何要跟李某提起這些?李某還以為離開了藏經閣之後,大師會詢問李某觀經的成果如何。”

圓明方丈聞言,微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