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竟然有這等事!”
陳丞相聽了,當即勃然大怒,伸出手來一拍桌子的怒喝道:“來人啊,把王博給我拿下了!”
“是!”
隻阿金陳丞相一聲令下,旁邊登時便竄出來了幾名帶刀侍衛,將廣場一旁的一名綠袍官員拿下了。
這名綠袍官員戰戰兢兢,伏地流汗不止,隻是在那裏磕頭連連。
“丞相大人,我無罪啊!我隻是按照上麵的吩咐,將這些秀才關押幾天,熬煉一下性格而已。我可沒有任何私心啊!”他連連磕頭。
可是,陳丞相卻隻是冷笑一聲。
“上麵的吩咐?哪個上麵?我看分明是你老糊塗了,根本就沒有將這些未來的國之棟梁放在眼裏!左右,給我鎖拿了,押到天牢等候聖上發落!”
“諾!”
那幾名帶刀侍衛聞言,直接就一把將那名臉都嚇白了的綠袍官員提了起來,然後直接拖了出去。
見到此幕,場中的許多秀才紛紛露出了解氣的神色,甚至個別人還對陳丞相表露除了感激之色。
“丞相大人燭照萬裏,明鑒如鏡,我等真是欽佩不已啊!”
“是啊,丞相大人心係百姓,關愛學子,真乃是我輩的楷模,朝廷的棟梁!”
……
一時間,眾多秀才紛紛揚揚的,不吝讚美之詞。
陳丞相卻嗬嗬笑了幾聲,聽了片刻讚譽之後,便擺了擺手:“大家客氣了。都是為國效力,為儒門傳承做貢獻,何分彼此?隻希望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大家夥都好好努力,有一個好成績。不過今日本相與諸位相相聚,倒也是機會難得,接下來我們不妨討論幾個經學上的問題。大家也好互相討論,彼此促進如何?”
此言一出,眾多秀才均是雙目一亮,身軀一下子就坐直了。
主考官親自在這裏發問,與眾多學子相互討論經學要義,這簡直就是眾多學子展現才華的最佳場所!倘若是今日在陳丞相麵前留下了好印象,日後恐怕就真的有飛黃騰達的機會了。
因此,眾多的秀才皆是精神抖索,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看著陳丞相。
陳丞相倒也沒有賣什麼關子,直接就開口提問了起來。
“聖人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於這句話,不知道諸位如何看待?由此而推論到本朝的朝政,不知道諸位又有何高論?”
他這麼一問,那些秀才就紛紛陷入了沉思。但是許多人沉思了片刻之後,臉上卻都露出了一絲恍然之色。
原來,這個問題在前幾天清律寺小吏發給他們的小冊子裏麵有記載。於此同時記載的,大多都與陳丞相如今的政治、政策有關。
別的不說,坐在角落裏的李森此刻心中就冷笑連連。
這個陳丞相一出場,就各種的恩威並濟、收買人心。那名叫做王博的清律寺官員,恐怕就是不明不白給他當成陷害掉,並施恩於眾多秀才的一個手段。
至於他之後所說的那句話,以及後麵所提的問題。則是跟他如今的施政綱領大有關係的一句話。
這個陳丞相是個老學究出身,嚴重信奉教條理論。他認為對於老百姓要實行愚昧政策,不可以讓老百姓知道的太多,不然就容易出亂子。
在他這套理論的發展之下,如今已經演變成一切的國家大事,除了祭祀、帝王的婚嫁以外,其他的包括戰爭、經濟、政治在內,乃至於官員的升遷、政策的決定,都不需要勞煩皇帝。直接由丞相、尚書台為首的內閣大臣們處理就行。
政治上,要走內閣製度,皇權處於相對獨立的架空狀態。這就是如今最適合國民的政治體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其實就是為了他這種大逆不道的政體,而在道義、法理上尋求解釋的一句話而已。
倘若此刻場中眾人都同意這句話,並且表示讚同的話,那麼這名陳丞相在往後數年之中都可以說是高忱無憂了。
若是有人反對,又或者是像李森一樣的沉默不言,那麼接下來就要采取其他的手段,將李森這種人的政治前途徹底抹殺掉。
對此,場中的許多秀才也跟李森一樣心知肚明,但是他們都是熱衷於權勢的人,因此明知道是坑,也樂意往裏麵跳,甚至比旁人跳的更為歡快!
唯獨李森自己,對此一直都是冷眼旁觀,不置可否。
隻是一場鬧劇罷了,其中的局勢李森雖然洞若觀火,卻無意涉足其中。相比於如何飛黃騰達,步入人生巔峰,李森更在意的是慶王爺府的那幾名道士,以及那本大有來曆的‘春秋紫薇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