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之中頗為安靜,四下裏也沒有什麼聲響。聽到黃袍中年的介紹之後,李森心中不禁大為好奇的朝著那副畫像打量了過去。
隻見畫像之上,畫著一個騎鶴而行的白衫老者,這名老者鶴發童顏,看起來精神飽滿、神采奕奕,目光之中更有一種獨特的洞察之意,似乎他早已經看破世事紅塵,洞悉世間一切法則的樣子。
老者身下所騎的白鶴,羽翼綿長、姿態優美,看起來別有一種雅致之意。
在畫卷的下方,乃是一個蓮花池,池塘之中白藕紅蓮綠荷葉,叢叢疊疊一望無際,雖然隻是潑墨寫意的畫法,但若是仔細的看過去,卻能夠從中窺見一些清晰的脈絡,顯然這幅畫作也非凡品。
“不知道這位前輩的高姓大名?”
“這位也算是人界近些年之中唯一堪稱聖人的存在了。當年,世間之人尊稱他為王聖人,可是他卻從來都沒有敢承認過。實際上他的學問造詣之深,恐怕並不在前代列位聖人之下。”
頓了一頓,黃袍中年淡淡的道:“你可以叫他陽明先生。”
“王陽明!?”
李森聞言,大驚之色。
黃袍中年卻挑了挑眉毛,露出了似笑非笑之色:“怎麼,你聽過他的姓名?”
李森苦笑道:“陽明先生的確是人界數萬年以來最為出名的儒門聖人,當年佛道儒三家混戰,到了最後都破釜沉舟的將要大決戰之時,是他憑借一己之力將亂局勘定,讓各方重新回到了談判桌上,使得世間重歸太平,眾生免遭更大浩劫。僅憑這一點,他就應該有一個‘聖人’的名號。隻是李某完全想不到,這處秘境竟然會是陽明先生所創。”
“看來你對以前的那段曆史還是十分清楚的。一般的修士隻知道爭強鬥狠,哪裏會可以了解這些陳年往事?”
黃袍中年見到李森對於王陽明交口稱讚,臉上不禁露出了滿意之色,他眼角帶笑的看著李森,徐徐說道:“當年佛道儒三家混戰,並非是一朝一夕所引發的怨隙,這種矛盾乃是由來已久的。隻不過到了萬年之前才最終爆發了起來。在三家鬧矛盾的時候,陽明先生就拒絕涉足其中,更不願意參與任何的爭鬥。在三家混戰開始爆發的時候,陽明先生便隱居在了這個‘桃源界’之中,所謂的桃源界,也就是世外桃源的意思。”
“桃源界?原來這個界麵的名字叫做‘桃源界’,真是好名字。”李森稱讚了一聲。
黃袍中年微微一笑,複又說道:“在這個桃源界之中,陽明先生一邊繼續修讀儒門經典,習練儒門功法,一邊為了儒門傳承而做準備。他當年曾經說過,當時主掌儒門的那些人太過於激進,很容易被被道門的那些老家夥欺騙。佛道儒三家鼎力固然彼此有摩擦,但還算是穩定。若是滅了佛門,恐怕儒門早晚也要式微淪落。”
李森若有所悟的道:“因此,陽明先生就提前開始做準備了嗎?”
“不錯,他花費了極大的心血,方才將這個‘桃源秘境’布置成了傳承試煉之地,為的就是使儒門聖賢之學不至於在數萬年之內滅絕。隻要是有資質優秀,恪守道德的儒門學子進入秘境,那麼都有機會繼承陽明先生的衣缽。之前來了十幾人,通過試煉的隻有寥寥幾個而已。你應該是萬年以來唯一一個完美通過幻境試煉的人。”
說到這裏,黃袍中年住了口,不再提及陽明先生,而是將手伸進了袖中,摸出了一本藍色封皮的舊書,將之遞給了李森。
“這本書,就是陽明先生一生的心血,也是他將自己所修煉的儒門頂級功法提煉改編了之後,所另創的一門頂級儒門功法。你可以拿去研習修煉。”
李森見狀,心中一喜,連忙伸手將之接了過來。
低頭一看封麵,隻見封麵之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正心訣’。
“正心訣?”李森心中一動,將之翻了開來。
隻見第一頁之上,赫然是空空蕩蕩,隻有區區兩句話。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細細看去,這第一句跟幻境之中的‘春秋紫薇讖’一模一樣,但是第二句卻截然不同,赫然是憑空多出來的一句話。想來,應該是陽明先生自己添加上去的。
李森細細品味了一番這兩句話,隻感覺其中的境界和深意,均達到了尋常儒門功法所不及的地方,頗是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