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49章 駙馬人選(2 / 2)

桓徹把放在他肩膀上的手收了回來,將另一隻手拎著的兩層裝食盒放在桌麵上,取出其中一層遞給白煜,將另一層遞給蘇成禮,說道:“蘇公公,麻煩你幫忙拿給公主,便說是桓老夫人送給她吃的。”

說完,他就轉身走向自己的座位。

白煜也坐了下來,打開食盒開始大快朵頤。

這事就此揭過,不再提起。事實上,他們並不是忘了,隻是有意識地沒有再提。

不過自此以後,桓徹被逼無奈,一連送了三個多月的糕點給怡寧公主。

宮中人多眼雜,此事自然而然傳到了太後和玉太貴妃的耳朵裏。

自從把掌管後宮的權柄交給太後,玉太貴妃已經無所事事地待在冷清的後宮好半年,日子越長就越覺得活得乏味不堪。

說得好聽點叫做頤養天年,事實上與住在冷宮消磨時光並無區別。

每每想起昔日的輝煌,她便滿心不甘。她還那麼年輕,怎能就這樣虛度漫漫歲月,無聊等死?

這樣的日子越長,她對於權力的渴望越強烈。

所以,一聽到桓徹每天都給怡寧送糕點的消息,她的內心便燃起了一簇希望的火苗,整個人又恢複了神采和活力。

在屋裏來回踱步了許久,她便差人準備了些補品,動身前往慈寧宮。

事實上,由於白煜與玉太貴妃的表弟唐興騰有舊仇,唐興騰被箭射死的那樁人命案也判得不清不楚的,玉太貴妃總覺得案子有蹊蹺,以為先帝對白煜有所偏袒,才讓順天府找了個替死鬼草草結案。所以,玉太貴妃心裏一直對白煜頗有怨言,隻不過一直沒有表現在臉上罷了。

如今白煜已登基為帝,而她無權無勢,隻有個太貴妃的虛名,無論如何也隻能繼續隱忍,默默為以後做打算。

而怡寧公主是她唯一的希望,她隻盼怡寧公主能夠嫁個乘龍快婿,她這個母妃也能跟著沾光,甚至重獲一些權力。

縱觀京城的貴胄公子,桓徹無疑是最佳的駙馬人選。

桓徹的背後是權傾朝野的桓府,他又與皇帝走得最親近,深受皇帝寵信,另外,據她最近觀察得知,桓徹儼然成了白煜的軍師,擅於出謀劃策,能言善辯,未來不可限量,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如此卓爾不群之人,已不知有多少人家對他虎視眈眈。

玉太貴妃從來很擅長抓住良機,甚至會為了自己的目的,而主動創造機會。既然桓老夫人已經有所暗示,她自然不會端著,免得被人捷足先登,瞅準了時機就趕去慈寧宮竄門聊天。

因為白煜與唐興騰的恩怨,曾讓寧王府無辜折過麵子,太後對玉太貴妃也曾心生怨氣。不過當下她已貴為一國之母,再加上唐興騰也死了,她便不再計較那些前塵往事。

倆人見麵後,笑著相互寒暄了一會兒,仿佛不曾有過嫌隙似的。

說著說著,便談到了白煜選後納妃之事。

“皇後定了哪家的姑娘?”玉貴妃故作隨意地問,卻暗暗捏緊了手中的手絹。

不能坐上皇後之位,是她此生最大的憾事。

先帝殯天前一年,皇後就薨了,隨後先帝便把掌管後宮之權交到了玉太貴妃手上。

她原以為先帝會將她冊封為後,然而她苦苦地盼啊等啊,一直等到他駕崩,她仍沒有坐上那一國之母的寶座。

太後苦惱地搖頭道:“皇上一直拖著,還未選定,著實令人頭疼。”

“先不說皇上了。”太後轉移了話題,“怡寧如今也十二了吧,哀家瞧著也是時候給她定門親事了,免得像皇上這般老大不小了還拖著,你說呢?”

對於玉太貴妃的到訪目的,太後心裏明鏡兒似的,以為玉太貴妃會主動提出來,沒想到兜了半天圈子,愣是沒有講到正題上,太後實在說得有些乏了,隻好主動開口。

“太後所言甚是。”玉太貴妃莞爾一笑。

太後明知故問道:“不知貴太妃心中有沒有心儀的駙馬人選?”

“臣妾常年居於深宮之中,對於外麵的人和事都知之甚少,著實沒什麼主意。”玉太貴妃自謙道,“還望太後幫忙拿個主意。”

太後故作沉吟片刻:“哀家心中倒是有個適合的人選,不知太貴妃可曾聽說桓閣老的長孫桓徹?”

玉太貴妃點了點頭:“臣妾略有耳聞,聽說是個不可多得的俊才。”

“嗯,他的家世自不必說,為人品行也挑不出錯,才能亦是出類拔萃,如今朝野上下皆對他頗為賞識。依哀家看,他與怡寧倒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太後笑著誠心道,“哀家還聽說,桓公子與公主相交甚好,幾乎天天從家裏帶糕點給公主,隻怕他們早已是郎有情妾有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