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又見芷若(2 / 2)

張三豐道:“也好,到時我修書一封,你將它帶上,到了峨眉後,將它交給滅絕師太,平我這封書信,再加上芷若的資質本就不錯,她在峨眉應能過得不錯。”

郭元銘道:“多謝師祖。”

…………

…………

幾日後的清晨,遙遠的東邊掛著一顆紅彤彤的朝陽,將紫霄宮映得一片金黃。

脫去道袍,身著錦服的郭元銘和宋青書站在紫霄宮前正向長輩們告辭。因為郭元銘和宋青書都未出家,所以隻有在武當山上的時候,才會身穿道袍。

張三豐站在紫霄宮外,將一封書信遞給郭元銘,道:“元銘,到了峨眉派後就將這封書信交給峨眉派掌門滅絕師太。”

郭元銘道:“弟子省的!”

宋遠橋道:“青書,元銘,你們師兄弟到了江湖上一定要相互扶持,遇到不可解決的難題,記得到聯係附近的武當弟子,江湖險惡,你們須得多加小心!”

宋青書和郭元銘齊道:“是。”

接著郭元銘左手拉著周芷若的手向張三豐和宋遠橋等人行禮道:“元銘此番下山定不會墮了武當派的威名,師祖,師傅還有各位師叔保重,元銘告辭!”

這時右手邊的宋青書已向張三豐等人道完別,便向宋遠橋道:“爹,您多保重,孩兒告辭!”由於宋青書也突破到了二流高手境界,所以宋遠橋便安排他和郭元銘一起下山曆練,師兄弟二人也好相互照顧。

眾人目送郭元銘三人的背影消失在下山的小道上,宋遠橋擔憂道:“也不知這兩孩子能不能適應江湖的險惡?”

張三豐道:“身為江湖中人,必須要學會在危機四伏的江湖中生活,能不能適應也隻能靠他們自己了。”

…………

…………

郭元銘三人下了武當山,向西北方向行去,幾日後便到了漢水,周芷若觸景生情,不禁又悲傷起來,郭元銘帶她到鎮上買了些紙錢,然後來到墓地祭奠了周伯父。

郭元銘看著麵前的墳墓,裏麵就埋著對自己很好的周伯父,當日一別,如今卻已天人永隔,不禁有些傷感。

宋青書不理解郭元銘為何傷感,見他和周芷若都十分悲傷,便安慰道:“師弟,芷若姑娘,人死不能複生,節哀順變吧!”

郭元銘不想因為自己的傷感影響到周芷若,控製著情緒,勉強道:“咱們先到鎮上吃飯,然後便渡漢水。”

三人來到鎮上吃了飯,便渡江來到漢水北岸,之後又往峨眉派的方向行去。三人一路走走停停,路上若遇到落單的韃子,便由宋青書或郭元銘一人去將之解決,另一人卻要留在周芷若身邊,護其安全。

這一日三人來到峨眉派附近的樂山鎮,眼見天色已晚,便準備先在鎮上找了家名為來福客棧的客棧休息一晚,明日再上峨眉派。

第二天一早,郭元銘三人出了樂山鎮,往西走了約莫兩裏路,便見一座高聳的大佛坐落在一條波濤洶湧的的江邊。此佛名為樂山大佛,周圍的百姓由於常年的水患,便在江邊雕了這座樂山大佛,以鎮壓無常的江流水患。

傍晚時分,三人來到峨眉山下,隻見峨眉山高聳入雲,地勢陡峭,風景秀麗,往上爬去,時見山間林木內猿猴成群,嬉戲打鬧。

行至山腰,隻見前方一座古色古香的八角亭,矗立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夕陽的餘暉灑落在亭頂上,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亮,朱紅色的圓柱泛著紅光,顯得格外耀眼。

忽從亭後走出一男子,攔住三人道:“來者何人?可有拜帖?”

宋青書從懷中拿出宋遠橋交給他的拜帖遞了過去,道:“這位師兄,我們是武當派弟子,此乃家父武當派掌門寫的拜帖。”

男子接過拜帖看了一眼,道:“三位隨我來。”便帶著郭元銘三人往山頂行去。

走著走著,便見周圍水霧彌漫,可見處不過幾步開外,又往上走了段距離,水霧逐漸散去,領路的男子道:“剛才的霧氣便是你們在山下瞧見的雲了。”

郭元銘之前就有猜測,道:“原來如此。”

來到一間紅黃相間的大殿前,男子揚聲道:“掌門,武當派弟子來訪。”

少頃,從殿內傳出一道蒼老的聲音道:“請他們進來吧!”,雖是從殿內傳來,卻猶在耳邊,可見殿內說話的人功力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