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

視界

來信請寄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8號韓建丹陽大廈15層 郵政編碼

電子郵箱

人獸共患病研究室負責人潘亮

到如今,哭者,淚早盡;歌者,人所嗤。理想的紅旗高高飄揚,現實的號角卻撕心裂肺,催人衰老。我們曾經耕耘的田野依然蔥綠,我們曾經燃燒的青春卻已荒蕪。

清流知青張水藩

作為知青我是比較另類的。我是溫蛟的第一個知青,也是清流最後上調的一個知青,在農村待的時間,頭尾有12個年頭,因此也是清流插隊最長的知青。

高級政工師郭宏

上山下鄉中的知識青年是國家對我們的尊稱,實際上有許多人初中還未畢業。我念高中時學習成績不錯,很想上大學深造,然而一聲號令插隊下鄉,勞動鍛煉,延誤了學業。

資深編審姚科

每一個知青每天的任務是200擔土,女知青主要用鐵鍬鏟土,然後裝在土籃子裏。我們每挑一擔土,需要走過高低不平的、大約250公尺的距離,然後把土倒在水庫的大壩上。這樣一天下來就需要每人負重大約10噸重的土往返50公裏的路程。 今天,我們的孩子們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當年知青們每天如此大強度的勞動僅有1.255元的價值回報!

工程師黃聖帆

知青運動是一次曆史大潮,毛主席一揮手,千百萬知青奮勇而上,曆經十餘年,在全民的呐喊中,鄧公英明、果斷地叫停,救了一代人!知青運動沒有結果,但是,艱苦的過程錘煉了一代人,我們奮起,經過拚搏,雖然晚了!麵對人生可以坦然了。

蘇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徐爾

這是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每人都有一本和著淚水的故事,每人也都有一種複雜的知青情結。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四十多年過去了,時過境遷,物換星移。退休了,現在有了那份閑情,去翻開一段塵封的歲月,回味一下”跟著太陽起,伴著月亮歸,沉重地修理地球“的經曆。

碩士生導師王國全

盡管生活中有諸多困苦,但當時也有一些應對困苦的理念,比如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等等。我們當時是認真地相信這些的。

外資企業員工林卓正

即使惡夢醒來已雨過天晴,盡管曆史的車輪帶我們遠離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但每每夜深人靜、工作閑暇之餘,那陳年往事就會浮上心頭。耳邊好像總能聽到滔滔林海的呼號,眼前好像總有遇難戰友的身影縈繞。一切的一切都“剪不斷、理還亂”,正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啊。

計算機公司工程員張曉雲

這四十年,在人類曆史的長河裏,隻是短短的一瞬;這四十年,卻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一段時間。

采訪劄記·愛之聲藝術團

早在幾年前,就采訪過秋鳴委員,去年六月份的時候,在全國青聯網上看見她帶著“愛之聲”藝術團走進“愛心小院”的消息,甚是激動,於是聯係采訪,收到她的短信:好的,謝謝您,我現在隻想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回報這個充滿愛的世界,感恩我愛的祖國!

作為四川的女兒,秋鳴一直心懷感恩,多年之前,一個人闖蕩北京的她,得到了眾多貴人的相助,成名之後也得到了眾人的關懷。

秋鳴回憶:“2002年全國政協的一次新春茶話會,心裏激動萬分的我要給總理表演,特意買了一套紅色的唐裝,到了貴賓室,我就坐在角落裏,我倒數第二個上場,彭麗媛老師壓軸,演出進行中,貴賓室裏的人越來越少,最後隻剩我和彭老師,我正要鼓足勇氣向彭老師問好,彭老師卻先叫我:‘小姑娘,你今天這身演出服,我怎麼看著像新娘裝,還有別的衣服嗎?’我小聲說沒帶。這時候舞蹈隊回來了,我做夢都想不到,彭老師問她們誰帶了黑裙子,然後往我腰上一比,拍拍我的肩說:‘小姑娘,趕緊去洗手間換了。’那天我帶著這份感動和溫暖表演得特別成功,後來我鼓足勇氣請彭老師簽名,這份節目單我珍藏至今,溫暖至今,感動至今!”

2012年12月21日,我跟著“愛之聲”藝術團走進了陸航新兵訓練基地,天氣很冷,內心卻很火熱,這是一群真正的藝術家,他們不收一分錢,站在舞台上給入伍的新兵帶來快樂,送去溫暖。兩次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功夫王子”魏威將橡皮手套用鼻子吹爆;高酒杯用手摩音樂第一人劉娟用各式的酒杯演湊出美妙的音樂;中央電視台特約演員南衛東用牙膏吹響了《天路》……這裏的每一個演員都有絕活,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梁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