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波 領航中國創意文化產業青年人
關注
作者:薑姍
他是眾多海歸中的一員,卻有著比其他留學人員更豐富傳奇的人生經曆;他是千萬創業者中的一員,卻走在了產業發展的前沿;他是無數創意文化產業開拓者中的一員,卻已站上了行業的巔峰,引領時代前行。他的成功,是青年企業家的驕傲,是青年企業家精神在神州大地的綻放升華。
安波,經曆豐富曲折,他從小在青島長大,年少時發奮要去北京上大學,後又去香港工作,再去美國讀碩士和博士。他,對創意文化產業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認識,正是懷著對祖國和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這份執著,他最終決定放棄美國和香港的優越條件,毅然選擇回到祖國大陸。相比較其他22名為高薪奔赴世界頂尖企業做高管的美國MBA同班同學,唯有他,選擇了一條最充滿荊棘的道路——回國創業。那一年,他30歲,是一個沒有資金、沒有資源的“海歸”。
進軍創意文化,短短數年,實現了三次曆史性飛越
2003年,剛剛回到國內的安波,選擇了既有創新樂趣又具有挑戰的創意禮品行業。那時的安波,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夜以繼日與工人並肩作戰,白天管理生產和業務,晚上研發產品和指導設計創意。為了盡快拓展業務和宣傳企業,他一年中一半時間在國外奔波參展和拜訪客戶,一個電腦背包和兩個大箱子伴著安波走遍全球,成了他的三個最親密夥伴。就這樣憑著頑強的意誌力和創新精神,安波為中國青年的創業史增添了新的故事。從創業伊始僅僅幾個人的小貿易商到擁一百平方車間的外貿製造一體化工貿企業用了一年;從一百平方的車間擴大到一千平方米的車間用了六個月;從一千平方車間擴展到近一萬平方和擁有五十畝自己獨立的產業園,僅僅用了三年。
安波進軍創意文化產業的創業之路,飽經風雨,曆經坎坷,但正是他那份對創意文化產業的執著、堅毅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讓他的創業之路精彩紛呈,短短數年,便實現了三次創業的曆史性飛越。
從起初的一個創意產品的實體工廠——青島華安達歡樂城玩具有限公司,到響應國家“調結構、轉方式”,實現產業升級;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化,創建了領先國內的以動漫影視和動漫衍生品零售批發連鎖而著稱的動漫航母——青島錦繡長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再到厚積薄發、激流而上,配合地方政府創建了國際領先、國內首創的綜合性、權威性、國際化的創意文化產業公共服務綜合平台——青島國際版權交易中心。
2008年,國務院明確提出深入發展文化體製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大繁榮,安波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調結構,轉方式”,毅然全力轉而投身動漫創意和動漫衍生品連鎖零售,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動漫形象,創立中國人自己完整的從“原創”到“研發”,從“製造”到“創造”,從“體驗”到“零售”的“動漫創意產業完整產業鏈”。
安波在國家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再次揚帆起航,穩固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進軍動漫產業,任職青島動漫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打造動漫產業鏈,先後創建了“青島錦繡長安文化傳媒公司”和“歡樂地帶動漫衍生品連鎖經營分公司”。同時,他聯手中國教育產業巨擘——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研發和發行兒童動漫創意輔材,開創了中國“傳統產業”和“創意產業”、“教育產業”和“動漫影視產業”完美結合的先河。經過3年發展,他的公司一舉成為中國長江以北領先的動漫衍生品研發、設計基地和動漫創意產業化研發基地,青島市重點扶持的創意文化企業之一,是全山東省第一家打通從動漫原創到動漫衍生品直營連鎖,真正實現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的“完整動漫產業鏈締造者”。
早在1998年就在香港學習和工作的安波,不僅能夠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更能如同當地人般的用地道的粵語為大陸和港澳之間的經貿溝通搭建了真誠的橋梁,向港澳同胞展示了大陸青年的優良素質。在香港的日子,看到迪斯尼和國外知名卡通人物在大陸製造授權玩具,中國人僅僅賺到利潤鏈的一小部分,安波就深深感受到了知識產權和創意的重要性。特別是回到國內後,看到自己工廠的專利和商標被國內不良廠商任意模仿,從心中激發了一定要為中國創意文化產業和民族創意產業的保護和推廣做點什麼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