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根治性手術胃癌患者預後的多因素分析
臨床研究
作者:王敬
[摘要] 目的探討影響行胃癌根治性手術患者的預後影響因素。方法選取行胃癌根治性手術的20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單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風險模型。結果單因素分析顯示:Borrmann分型、病理組織學類型、pTNM分期、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對患者生存率有顯著性影響;多因素分析顯示以上五項因素對生存率均有獨立影響。結論 Borrmann分型、病理組織學類型、pTNM分期、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可作為獨立危險因素。綜合評估影響因素可以對患者的術後治療、評估預後和複發轉移監測提供科學準確的意見。[關鍵詞] 胃癌;根治性手術;預後;多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7-0027-02
胃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疾病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之首[1]。根治性切除手術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然而,行根治性手術的胃癌患者,因其疾病分期不同、手術方式不同等差異導致預後差別較大,長期療效不盡相同[2,3]。本文對2004年2月~2006年11月來我院行胃癌根治性手術的202例患者進行臨床資料收集和隨訪研究,考察分析疾病分期、手術方式、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情況等8項指標對患者生存率的影響,評估胃癌根治性手術的預後獨立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4年2月~2006年11月來我院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手術後20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9例,女73例,年齡32~83歲,平均(56.5±8.1)歲。早期胃癌48例,進展期胃癌154例。進展期胃癌患者Borrmann分型:I型29例,Ⅱ型77例,Ⅲ型85例,Ⅳ型11例[4]。腫瘤位於胃竇幽125例,胃底賁門47例,胃體26例,全胃4例。病理組織學類型:未分化癌13例、低分化型腺癌99例,分化型腺癌(高分化、中分化管狀腺癌,乳頭狀腺癌)90例。腫瘤浸潤深度:T1 15例,T2 77例,T3 84例,T4 26例。淋巴結轉移度:N079例,N195例,N219例,N39例。pTNM分期:Ⅱ期26例,Ⅲa期94例,Ⅲb期74例,Ⅳ期8例[5]。手術方式:全胃切除22例,遠側次全切除89例,近側次全切除91例。圍手術期化療93例。聯合髒器切除(胰體尾+脾髒切除、橫結腸切除)34例,無聯合髒器切除168例。
1.2 隨訪資料
本研究組患者隨訪截止時間為2012年8月,期內患者死亡為隨訪終點。隨訪方式:門診定期複診、電話隨訪和書信隨訪。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計算患者生存率,單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變量分析采用Cox比例風險模型。以上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處理,P 0.05)。
2.3 影響胃癌預後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顯著性影響的預後因素(Borrmann分型、病理組織學類型、pTNM分期、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情況)帶入Cox比例風險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Borrmann分型、病理組織學類型、pTNM分期、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對累積生存率均有獨立影響(P
3 討論
胃癌是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的第一位,根治性切除手術是增強療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措施,其預後與諸多影響因素如Borrmann分型、TNM分期、病理組織學類型等有關[6,7]。目前行根治性手術的胃癌患者預後效果尚不能令人滿意,尋找分析適合不同個體的特異性措施是提高術後生存率的關鍵。
本研究中性別、年齡和手術方式對患者術後生存率無顯著影響;胃癌患者Borrmann分型不同,術後生存情況差異顯著,I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次降低,值得注意的是,Ⅳ型患者全部發生淋巴結轉移,TNM分期和浸潤深度均高於其他Borrmann分型患者。其生存期最長35個月,最短3個月,5年死亡率為81.8%;淋巴結轉移情況對術後生存率有顯著性影響,淋巴結轉移度高和胃癌病期偏晚有關[8]。本研究中48例早期癌症患者中,有3例僅黏膜病變,但均發生淋巴結轉移情況,分別於術後20個月、31個月和38個月死亡,證明淋巴結轉移嚴重影響患者術後生存率;胃癌患者腫瘤的浸潤深度影響患者術後生存率,浸潤深度越深,患者的5年生存率越低,T4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9.2%;TNM分期對患者的術後生存有顯著性影響,TNM分期越晚,患者病情越嚴重,預後越差[9]。TNM分期可以從總體上反映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特性。新版pTNM分期(1997版)相比於舊版(1987版),對預後的評價更加精準、科學[10]。本研究Ⅱ、Ⅲa、Ⅲb和Ⅳ期患者的術後5年生存率分別為53.8%、42.6%、40.5%和12.5%,術後5年生存率逐漸降低,與國內外文獻結果一致[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