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超級大國(2 / 2)

這。

讓烏裏揚諾夫怔忡。

驚出了一身冷汗。

難道對方發現了自己的謀殺,故意這樣提問?

他不由得瞧瞧區委書記身後的伏爾加,鋥亮銀灰色的小轎車,威懾般閃爍在下午的陽光裏;一個警衛員正站在車門邊,不動聲色的朝這麵打量;車窗裏,一個年輕姑娘的身影,時隱時現……

月黑風高。

天寒地凍。

傷殘退伍老兵小屋突然起火。

火光衝天。

消防車拉著噤人的警笛,一輛輛訓練有素的衝了過來。沒用多久,大火就被撲滅,隻剩下滿屋炸裂的空酒瓶碎片,還有一具燒焦倦縮的屍體,發出嗆鼻的臭味……

莫斯科。

蘇聯首都。

一個孤獨的傷殘老兵無端被害。

這可不是件小事情。

更巧的是,在此前二天,這個叫波拉希夫死者的徒弟,莫斯科×區的區委書記阿廖沙,向莫斯科警察局報案,指出自己的師傅,有劫殺自己夫人,搶劫自己收藏品之嫌疑。

是的。

自以為聰明得計的波拉希夫。

其實做得一點不高明。

這讓第二天開完會回到家的阿廖沙,稍一看看想想,就完全明白了。

鑒於報案人的身份,莫斯科市警察局不敢怠慢,立即派出精幹人馬,會同克格勃第三處(國內處)的人員,帶著高端精密設備設施,奔赴現場,勘查辦案。

最後。

雙方認識一致。

得出了結論。

這是一樁典型的,利用主人的寬容好客,惡性入室劫殺案……

可正當雙方準備就緒,對殺人犯波拉希夫進行抓捕刑訊之時,這個老兵竟然死於一場大火,線索由此中斷。經雙方聯合勘查,認定這火是由於波拉希夫貪杯,不慎引起的火災。

於是。

此案作了定案。

一樁殺人案件了結。

可事後不久。

悲憤填膺又無可奈何的阿廖沙書記,意外接到了盧比揚卡的電話,讓他“有空時”去一趟第三處雲雲。克格勃第三處,是專管國內諸事的專業機構。

辦事果斷。

作風強悍。

下手無情。

凡接到它電話的大小官員,無不驚駭變色,膽戰心驚。

同樣,阿廖沙書記也聞之彷徨,不知所措。他先自我審勢一番。從大形勢看,勃涅日列夫第一書記上台後,大力消除前任赫魯曉夫的影響,又攪動官場不安,引起大小官員的忐忑。

當然。

諸如阿廖沙這檔次的中層幹部。

也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想想。

政治強人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對其和屬下餘黨的清理,再向前推想到,斯大林對列寧時代同事們的無情打擊和殘酷清算,也就不足為奇了……

阿廖沙自持與赫魯曉夫係下的官員,沒任何聯係。

靠的是自己出類拔萃的能力。

盡職盡責的工作業績。

因此,這方麵不用擔心。

小形勢呢?自己雖然也有點那個,可與眾多官員相比,基本上屬於“小巫”和“枝節”。在勃涅日列夫第一書記上台不久,正急需大量基層幹部之時,應當是,毫無問題。

當然。

話雖這樣說。

自我雖然這樣安慰。

可畢竟政治是血淋淋的,也不得不小心謹慎才是。

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在雪地裏特地拎回的蓋屍布,惹是生非,惹火燒身。關於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這床滴血的蓋屍布,在布爾什維克的大小官員和學術界,收藏界,本不是什麼新聞。

也就是說。

大家早就知道。

這床蓋屍布的傳奇性。

珍貴性和有價無市。

官員再小也是官員,不比一般老百姓愚昧無知。這些年,關於國外前沙皇的餘孽們和遺老遺少的內部報導,準確性,真實性和可讀性越來越多。

發至洲市區官員。

這一級別的內部參考通訊。

也越來越多。

越來越明。

因此,什麼1918年7月19日的葉卡捷琳堡地下室槍斃案,沙皇的蓋屍布顯靈,那個早己灰飛煙滅的阿爾達布國,以及在西方越來越活躍的皇室黨等等。

和著“冷戰”。

“核戰”。

“超級大國”等等。

一齊彌漫在大小官員的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