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策問(2 / 2)

“盧子秋,如果朕放你到山東、閩浙一帶倭患嚴重之地為官,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待萬曆的話落音五秒,盧子秋一字一頓的回答:“開民智。”

“這倒新鮮,倭寇作亂,你不厲兵秣馬,招募軍士反而是開啟民智?難道開民智就能平定倭寇?”萬曆心中越發的沒底了,這和那個要向倭寇宣導聖賢教義的腐儒似乎也沒見高明多少啊。

“回稟陛下,倭寇之患始於蒙元,曆時百餘載,曆經戚元敬、俞大猷等將帥有力的打擊,大股倭寇已經不存在了,現在沿海一帶的倭寇形同流寇,卻如同皮癬難以根治,隻有釜底抽薪才能永訣倭患。”盧子秋的認知也局限在後世的史書上,卻不知道因為一個女人,倭寇的卷土重來已經迫在眉睫。

“哦?”萬曆皇帝的胃口被調動起來了:“你倒說說怎麼個釜底抽薪法?”

“江南一帶我大明帶甲之士近二十餘萬,且訓練有素,與倭寇相比強弱立判,可是卻每每為倭寇所乘,原因何在?”

不錯,萬曆連連點頭,二十多萬的正規軍即便存在吃空餉,即便有些訓練荒廢不堪一戰,但是十個打一個,就是拿人去壓也把倭寇壓死了,但是戰況卻慘烈之極,最主要的原因到底在什麼地方呢?這也是萬曆皇帝一直迷惑的地方。

“學生以為,關鍵在於攻守之勢!倭寇攻,大明守。而我大明疆土遼闊,所以雖然在總量上大明軍隊處於優勢,但是在局部戰場我軍並不能處於絕對優勢,甚至可能處於劣勢。”

盧子秋說的這一點萬曆皇帝自然想的到,大明軍隊疲於奔命卻有時連倭寇的影子都摸不到,不是沒有大臣提出要出動出擊將倭寇的老巢一舉蕩平,但是一則耗費巨大,再則風高浪急怕蹈了蒙元的覆轍。但是這與開民智又有什麼關係呢?萬曆皇帝追問道。

“學生認為,民智不開則愚昧無知,愚昧無知則治安不靖,治安不靖則盜匪橫生,盜匪橫生賊倭寇方有所乘;反之民智開則人富家興,人民安居樂業,倭寇如至則必群起而攻之,學生要和倭寇打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

“人民戰爭?新鮮,新鮮啊!盧子秋啊,別老站著了,坐下吧。”哎喲,萬曆皇帝這話一說身邊的張和心中可就合計開了,萬曆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刻薄寡恩,就連首輔申時行平時在覲見的時候都很難混到個座位。當初老皇帝彌留之際問年紀尚輕的萬曆皇帝說:“朕走了之後,要是有一些大臣不願意跟皇兒走怎麼辦?”,萬曆皇帝說道:“那兒臣就讓他們跟隨父皇走。”老皇帝聽完眼一閉,腿一蹬,放心的撒手西去了。對於這個新科進士,萬曆皇帝竟然賜座了,這不能不說是天大的恩寵啊。

“學生不敢。”盧子秋連忙遜謝。

“既然自稱學生,那麼這裏就是學生與先生,又有什麼敢與不敢的?朕讓你坐你就坐吧。”

“學生謝坐!感激涕零。”

“盧子秋啊,如果朕委你個差事,讓你去平定倭寇,你估摸著幾年能夠根除倭患啊?”萬曆皇帝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