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大明朝重文輕武,人家堂堂一個翰林,又怎麼會看上自己這個三品指揮使的位置?
不過對於盧子秋宋時棟還是非常欽佩的,如今,他派親兵前來又是為了什麼呢?
不一會,盧子秋的親兵已經被領了進來,以宋時棟從戎十多年的老辣目光一眼就可以斷定,來人雖然頗有狼狽卻絕對是百裏挑一的精兵!他眼神中透露出來的光芒銳利而自信,這是自己的親兵也不如的。
宋時棟不免對盧子秋更加的好奇,他究竟用怎樣的手段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訓練出如此強兵?
“我是宋時棟,盧大人派你來有什麼指教?”
“參見指揮使大人,小人是左儉都禦使盧子秋盧大人的親兵周小三,我家大人深陷倭寇重圍未克親自前來,特派小人前來請援,遲了恐怕丹徒城就難保了,這是我家大人的親筆書信。”
“深陷重圍?”宋時棟難以置信,丹徒的地理位置他非常清楚,怎麼會深陷倭寇的重圍?宋時棟接過親筆信,打了開來,頓時臉上有些古怪,盧子秋的書信非常簡單,不過是久仰之類的奉承話,然後簡略介紹了一下情況,然後請求他出兵解圍。
這都很正常,不過在信中還夾了一張兩萬兩的銀票。
出手就是兩萬兩,夠大方的。看來這位盧大人決不是個清官啊,不過隻要他能殺倭寇,管他是不是清官呢?
即便沒有這兩萬兩銀子,就衝他盧子秋,自己這次就一定要救他!雖然杜衡帶走了一千兵馬,衛所中卻還留有四千的兵馬也是夠用。但是唯一的難題是衛所指揮使身負保境安民職責,但是沒有總督府的命令卻不能擅自調兵出防區,更別提作戰了。
“指揮使大人可是擔心軍規?我家大人還讓小人帶來了一個錦囊,請大人過目。”
宋時棟打開錦囊看了兩遍,對這位沒見過的麵的盧大人更是佩服,料敵機現本已難得,但是在深陷重圍之時還能夠如此冷靜,考慮的如此周詳就更加的難能可貴了。
宋時棟再無遲疑,對中軍傳令道:“集合部隊,防區內出現流寇,本官將率本部兵馬剿滅之。”
“大人,您的身體……”親兵擔憂的說道。
宋時棟大手一揮,“小小風寒不妨事。”
“小人代我家大人拜謝指揮使大人的救命之恩!”周小三一聽宋時棟決定出兵連忙拜倒在地。
宋時棟在扶起周小三的時候,由於角度的原因,突然發現他的腰間竟然還非常隱蔽的掛著一柄短銃!這……這是短銃!
宋時棟目光變的熱切起來,昔日的同袍曾經送了一支給他,為此,他專門打造了一個精美的盒子保存,隔幾天就要拿出來把玩一會,輕易從不肯示人。所以他一眼就認出周小三的腰中掛著的正是短銃!這可是神機營的武器啊,就連薊州總兵李如鬆手下的騎兵也僅有一千柄這樣的武器,而盧子秋手下一個區區的親兵竟然堂而皇之的掛著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