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世一統,地似乎也發生了些許變化,隆隆威正在凝聚,異象頻頻發生,這一路而來,聶雲就看到不下於十起的悲慘事件。
精怪變幻人形欲要潛入塵世,卻遭遇雷暴氣,讓罰神雷劈的神魂泯滅,化作一抔黃土。
如果這隻是一個個例的話,那麼一路上所見十多起這樣的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而這一切皆源自新朝初建,奉行的一句古話,《禮記中庸》中有雲: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因為這是百年戰亂後的又一個太平盛世的到來,昔日外強侵略,民不聊生,氣運衰竭,道不正,故妖孽橫行。如今新朝初立,國體健全,民心所向,氣運自然強盛起來,道自然要撥亂反正。
因此精靈鬼怪皆是遠離塵世,隱匿消失,這個時候正是撥亂反正的時候,誰也不敢往矛頭上撞,隻有那些不怕死的貪戀塵世繁華的精怪才會不惜命。
地乾坤清朗,一切**之氣也逐漸消散,往日混濁的塵世,勃勃生機,萬物滋長,欣欣向榮。
龍虎山,門扉大開,封山不知多少載,如今得見日,門前淨水洗路,一塵不染。
聶雲自雲端悄然落下,在師殿堂見到了幾位師伯師叔。
“拜見各位師伯,師叔。”聶雲作揖行禮道,身後龍靈化身的孩童也是有模有樣跟著學。
玉簫子滿頭銀發,臉上的褶皺也深了很多,他望著意氣風發的聶雲,心中滿是欣慰,嘴裏連數個好字。
站在一側的玉鼎子看到龍靈的身影,詫異了一下,不由地問道:“這位稚童是何人?”
聶雲不好將龍靈的身份示人,隻好道:“此乃侄弟子。”
玉鼎子頓時展顏歡笑,拍著聶雲的肩膀,道:“孺子可教,我龍虎道宗後繼有人了。”
正在這時,聶雲突然想起一件事,雖然下太平,可是龍虎山為何在這時大開山門,其中莫非有什麼事情?
這其中隱秘不得不問,而玉簫子也回答了他的疑惑。
“你難道沒有感覺道變化了嗎?”
聶雲點了點頭,他也隱隱感覺到,這地似乎對他的修為有種壓製的感覺,隻不過他的修為高深,這種壓製還不明顯,也沒有太多在意。
玉簫子歎了口氣,道:“昆侖神宮昔年送來的一頁河洛圖書拓本我和幾位師兄弟鑽研數年,才得到一絲真意。”
著就將那頁拓本拿了出來,遞給聶雲,然後繼續道:“此乃機,為了窺探這一絲機,我們幾個可謂是耗盡了修為,從這頁河洛圖書中,我們看到了龍虎山的一角,也窺伺了一氣機。”
“道正在不斷恢複,也在發生這一種詭異莫測的變化,那就是對塵世中修士的壓製也會越來越強,換而言之就是以後塵世再難出現修士了。與此同時,龍虎道統將迎來一次劫難,不過結果還是好的,雖然那時候我們幾個老家夥不在了,但龍虎道統還是可以保住的。”
聶雲看著手上的這一頁繁奧的文字,仿佛托著一座大山,這太沉重了,四位前輩的修為皆耗於此。
玉鬆子心思最是細膩,看到聶雲的神情萎靡,不由地扯開話題,道:“雲兒,你此次前來,所謂何事?”
聶雲聽到雲兒二字,心頭一暖,這兩個字從“師父”嘴裏出來,真的讓他回到時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