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徹自黑泥中走出,坐下有一奇異的瑞獸。
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
虎頭表智勇,獨角表公正,犬耳表善聽,龍身表吉祥,獅尾表有耐心,麒麟足表四平八穩,這正是地藏王坐下的神獸——諦聽!
一人一獸純白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沒有任何的魔力波動,黑泥卻自動的為他們讓開一條道路,即使是這兩界的無盡之惡也無法汙染他們。
步步前行,步步高升,諦聽四足邁動,每前進一步便有一朵金蓮自它的腳下而出,踏著金蓮,一人一獸自行上到了石柱的頂端。
妙徹自諦聽身上下來,輕輕地撫摸著它的頭,諦聽也是親昵的蹭著她的手,它本便是通靈神獸,又兼之瑞獸,其原身據說乃是一條白犬。
唐朝開元末年,古新羅(今韓國)王子24歲的金喬覺,看破紅塵,帶著一隻白犬來到****,削發為僧。白犬陪著金喬覺一路顛簸,最後到了九華山。在之後共同苦修的75載裏麵,白犬與金喬覺日夜相隨。一直到貞元十年(794)農曆七月三十日99歲的金喬覺坐化,白犬也隨之在他的旁邊斷氣。三年後,金喬覺屍身開缸,看他顏色如生,兜羅手軟,骨節有聲如撼金鎖。然後根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語:菩薩“安忍如大地,靜慮可秘藏”於是金喬覺被認為是地藏王菩薩應世,所以人稱金地藏,九華山也就成了地藏王菩薩的道場。
就因為這個故事,後人就認為諦聽(白犬)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把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征。
然後我們也可以知道之前為什麼妙徹和地藏都沒有動用魔力,而黑泥卻自動避讓的原因了。因為諦聽避邪啊。
如果說到邪惡的話,還有什麼比“此世一切之惡”還要邪惡的。
然後我們再看看世人對諦聽的稱呼,“鎮宅之寶”、“廟堂之尊”、“天地精靈”、“萬獸征物”……這哪一個不是吉祥如意的代表詞,就算諦聽本身實力不夠讓這些黑泥退卻,但是加上這千百年來的信仰與傳說加成那也足夠了。
“!”
在妙徹手上蹭了一下的諦聽,走到了石柱的麵前,四肢緊緊地抓在地上,脖子高舉,然後便是一聲仰天的長鳴。
悠遠的長鳴,如萬猿啼鳴,又像是有萬象馳野,仿佛是為了證明當年自己的主人不是被那所謂的魔界惡念壓垮的,蒼涼而又悲切。
這一刻的諦聽放下了身為瑞獸的吉祥,展現了自己身為神獸的威嚴。
滿含魔力的聲波在空氣中激蕩出肉眼可見的波紋,以石柱為中心向著四麵八方擴散。
惡意被從空氣中驅散,波濤洶湧的黑海恢複了平靜,扭曲的漩渦消失,黑泥從石柱上退卻,隻留下一片被腐蝕的痕跡。
“有意思!有意思!”安哥拉?曼紐沒有因此而慌張,反而是高興地拍起了手,“居然突破到了狂上位,我覺得你很有希望突破到神位,說不定超越地藏王也是很有可能的,前提是你能活著從這裏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