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魔王都是以毀滅世界為己任的(1 / 2)

“我來拖住安達利爾,其餘從‘洞’裏麵跑出來雜碎,就交給你們了。”王虎撫摸著鳴鴻刀,默默的點燃一根煙,然後隨手將煙盒扔給了李逸。

“你行嗎?”接過煙,李逸也給自己點了一支,但馬上就被凰鈴雨拿槍指著腦袋,被迫給掐掉了。

“當然行,你以為我是誰?我是鳴鴻刀的主人啊,是這把可以和軒轅劍抗衡的神刀的使用者啊,你覺得黃帝會輸給安達利爾嗎?”

“當然不會,好歹黃帝老祖宗也是神位……等等!你不會是想‘換位’吧?那還不如你自己來。”聽著王虎的話,李逸瞬間明白了他想幹什麼。

“換位”是和“真名解放”一樣的取巧小技巧,雖然聖遺物的原主人已經死了,但是隻要還有人記得他們,那麼在這個世界上便會留下他們存在的痕跡,說到底生命的存在與否就是依靠著記憶來判斷的。

就像這句話一樣“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

活著,若無人記得,也和死了沒區別;死了,隻要有人記得,那麼他就還活在這些人的記憶之中。

這些已死的神祗與英靈也是一樣的。

隻要還有人記得他們,那麼這個世界上便會有他們的“位置”,始終會有一縷殘留維持著,信仰與神秘會加諸在他們的“位置”上。

而“換位”正是將遺物使與這一縷殘留的“位置”交換,隻要沒有將原主人的位置繼承,或者有著自己專屬的“位置”便能使用這個方法。

不過與“真名解放”比起來,這個方法卻是華而不實,因為那一縷殘留空有一身力量,卻並沒有任何的思維,一切全靠本能行動,若是赫拉克勒斯或者參孫這一類天生神力的還好,畢竟他們光靠力量也足以碾壓大部分的人了,要是技巧性的英雄或者諸葛亮這一類的軍師、梅林這種先知什麼的,那就悲劇了,所以這個方法的實用性並不高。

“鳴鴻刀的主人始終隻有一個,這件事你不知道吧?”

“哈?!誰啊?東方朔還是漢武帝?”

“蠢!當然是我!”王虎鄙視的看了李逸一眼,“《漢武帝別國洞冥記》:‘武帝解鳴鴻之刀,以賜東方朔,刀長三尺,朔曰:此刀黃帝采首山之銅,鑄之雄已飛去,雌者猶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銷之,刀自手中化為鵲,赤色飛去雲中。’

這是有關於鳴鴻刀的唯一記載,漢武帝和東方朔兩個人雖然是唯二有文字記載拿過鳴鴻刀的。但是不管是什麼傳說還是記載都沒有提到他們兩個用過,東方朔是文官,動不得武;漢武帝雖然有破匈奴,征西域,並朝鮮的功績,但他本身並不是開國皇帝,武力上不夠。所以他們兩個都不是鳴鴻刀的真正主人。”

“那這麼說來,就算你用了‘換位’,到時候主持這具身體的依然是你本人,而鳴鴻刀這麼多年來的信仰和神秘都會累加在你身上。”

“沒錯,雖然鳴鴻刀的威名不顯,但這也僅僅是針對現代人,古人對它如何我們不知道,而且從東方朔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黃帝對這把刀的忌憚,光是這一點,便足以說明它的威力可以和軒轅劍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