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足利義滿(1 / 2)

鄭和又怎麼會聽不出石蘭話裏的意思來,隻是微笑道:“之前和武當的人有過約定,他們隻負責海上的事情,至於陸地上的事情,他們不插手其中。”

“依照大人的身份,竟然都請不動那些道長,還真是好大的架子。”石蘭酸酸的說道。

劉三本想說不得對鄭大人無禮的,可是想想自己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朋友而已,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便改換了一下口氣:“大人有大人的苦衷,而大人能看得上我劉三,這也是我劉三的榮幸。”

鄭和微微一笑:“說的極是,先生可曾看出什麼來了?”

“這邊的地形、山脈走向都為尋常,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劉三沉吟道:“隻是不知道地宮的入口在什麼地方?”

威嚴老者道:“就在前方一顆老榕樹底下。”

劉三舉目看去,果真看到一顆老榕樹,這老鬆樹周邊幾乎都要快變成一片榕樹林。

榕樹的氣根落在地上,就會長成一顆新的榕樹,所以這種植物繁衍的速度非常快。

時候已經到了黃昏。

雜落的榕樹叢林在夕陽的光暈底下,就像是即將從夜幕中爬出來的老鬼。

劉三在人群中看了一眼陸通,陸通一聲不響的領著大隊人馬衝了過來,在威嚴老者的指揮下,開始朝著一個固定的方向挖洞。

鄭和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了劉三身邊,而跟著鄭和的那些侍衛們,有意無意的將劉三和石蘭隔了開來。

石蘭本來是想騎著馬從側邊繞過去的,可是陡然看到鄭和在和劉三說話,便得意一笑,從衣袖中取出劉三之前給她的千裏遠,裝作左右看看的樣子,對準了鄭和。

唇語本來就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估計很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一個人可以根據另外一個人嘴唇的動作,而推斷出來的那個人說話的內容是什麼。

尤其是在大明,大明富裕遼闊,十裏不同天,百裏之外,人的語言就會有差別,哪怕是同一個口型,說出來的話語和表達的意思,都會有細微的差別。

如果是達到千裏之外,那兩個地方的站在一起說話,對方說的是什麼,另一方就完全聽不懂。

所以,會唇語的人,不僅要懂得官話,更要懂得數不清的方言。

因此,沒有人想到這個拿著千裏眼,坐在馬背上左右瞎看的少女,就是一位唇語大師,此刻的她,正在明目張膽的窺探整個船隊最高領袖鄭和和劉三的談話。

“從船隊剛剛起航的時候,你就很好奇,我們這一支船隊的使命究竟是什麼。”鄭和語氣輕描淡寫,似乎想盡量把這一場談話說得輕鬆一些。

劉三心髒蹦蹦跳動:“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多嗎?”

“可以說很多,也可以說不多。”鄭和輕鬆笑了:“皇宮大內中,隻有少數人知道,但是在船隊裏,近乎一半官員,都知道我們這一次外出是去尋找什麼。”

“大人為什麼決定告訴我?”劉三問道,官家的事情,真的是越少摻和進去越好,不然到了最後,你會發現自己陷入到了一張巨大的關係網裏邊,完全由不得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