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車停在白若村的村口,周倩臉上閃過了幾分興奮,因為這是她第一次能夠獨立采訪,可是
看著村裏狹小又坑坑窪窪的路,她隻能鎖好車順路向裏走了進去。
周倩是農業科技報駐清河縣分社的記者,雖然畢業也才兩年,但憑借其出眾的容貌和吃苦耐勞的拚搏精神,再加上那種天生獨特新聞的嗅覺,現在在報社裏也算是小有名氣。
前幾天,她剛正準備采訪天馬酒店的負責人,詢問他是從哪裏進的小龍蝦,因為天馬酒店的小龍蝦塊頭不僅大,而且肉質極其鮮美,這和以往清河縣裏銷售的小龍蝦有本質區別,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剛巧看到數量貨車滿載著榴蓮停在天馬酒店門口。
幾輛整車的榴蓮!
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周倩心裏除了不可思議之外,就再也找不出別的字眼來形容了。
雖然周倩是在清河縣工作,但是她本質裏是個市裏的大學生,這麼多的榴蓮,明顯不可能是從市區裏麵運出來的,因為市區內,她還沒聽說過哪家超市會一口氣進這麼多的榴蓮。
為了追查榴蓮的來源,周倩也算是蠻拚的,在唯一出售榴蓮甜品的天馬酒店蹲裏纏著他們的經理,終於在軟磨硬泡之下啊,這才問出了榴蓮的產地。
“大姐,請問您是白若村的村民嗎?”看到一個大媽路過,周倩忙走上前,親切的問道。
“是啊!姑娘你找什麼人嗎?”沈春蘭疑惑的看了一眼周倩,因為一看她就是城裏人,怎麼會跑到他們這鄉下來呢。
“大姐,我不找人,我是農業科技報的記者,聽說你們這裏有人種出了榴蓮,我特意來看看。”周倩麵帶微笑,輕聲說道。
沈春蘭笑了笑,說道:“哦!你是來看榴蓮的,那還真不湊巧,前幾天陳燁剛賣完,姑娘你要早來兩天的話就能看到了。”
“沒關係,這次看不上下次,大姐你有時間和我說說榴蓮的事嗎?”周倩心中大喜,真的在這裏,看來自己是找對地方了,找見地方,那就不著急了。
“那是陳燁這幾個鼓搗出來的,你要問該去問陳燁。”沈春蘭解釋道。
沈春蘭剛說完,正巧周波騎著一輛摩托車經過村口。
“周波,有人找陳燁,你帶她過去看看吧,我正好有事,走不開。”沈春蘭忙衝著周波的背影喊道。
周波停下了車子,用手扶穩了後座上的化肥和飼料,問道:“你找陳燁幹嘛?”
周倩先是取出了自己的記者證,而後遞給了周波:“你好,我叫周倩,是農業科技報的記者,聽說陳燁在村裏種起了榴蓮,所以我特意想來采訪一下他有什麼有這方麵的心得”
“記者采訪?那好吧,我帶你過去”周波說完,就下來推摩托車,和周倩一同去李茹家。
自從和村民的合作協議簽完之後,陳燁發現這才是開始,等待自己的事情還很多沒有做。
比如榴蓮樹樹苗的培育,這就是一個大工程。
以前催熟榴蓮樹苗的時候,倒不覺的有多累,但是現在不同了,他承包的山地已經從一座荒山改為了六座山頭,所需要的榴蓮樹苗簡直是個驚人的數字,而一天項鏈分泌的汗珠有限,雖然催熟的效果很好,但是陳燁隻能暫時放棄質量,該由追求數量。
好在夜裏有水泵從洞內的泉眼裏抽水,減輕了陳燁不少的工作量。
當汗珠混進泉水中,一次性灌溉三百株著幼小的榴蓮樹苗,這些樹苗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著,可是長到了半米多高後,它們就停止了生長。
“誒,看來汗珠的效果被稀釋的太厲害了。”陳燁看著院中的榴蓮樹苗,不經歎了口氣。
過去他用四滴汗珠最多一次性灌溉五十株榴蓮樹苗,所以它們一晚上時間就能漲到一米多高,現在他用了十二滴的汗珠一次性灌溉五百株榴蓮樹苗,生長速度遠遠比之前慢了一大截,而且按照這樣的速度,一天二十滴的汗珠,最多也隻夠催長四百五十株榴蓮樹苗。
這會兒將一株株榴蓮樹苗從土裏挖出來,根本用塑料膜裹好後,陳燁已經是累出了一身的汗水,便走到水井邊,將脫得隻剩下一條大褲衩後,他就打起一桶就往自己的身上澆。
看到陳燁的樣子,周倩臉色微微一紅,有點不太自然,任她采訪過的對象中,還是頭一次對一個近乎光著的男人,雖然這個男人的年紀還小,不過他的身子很強壯,看得她有些臉紅。
陳燁也是嚇了一跳,急急忙忙的走進屋子,隨後換好褲子後才出來,輕輕一笑,問道:“你好,請問有什麼事嗎?”
“陳同學,你好!我是農業科技報的記者周倩,想采訪一下有關榴蓮的事情。”短暫的尷尬之後,周倩恢複了平時的幹練,聲音柔和的說道。
陳燁聽對方是農業科技報的記者,心裏也坦然了,畢竟他們所在的地方從來沒有人種植過榴蓮,如今他卻因為機緣巧合種出榴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