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過白箬村就要開始真的忙碌起來了年味還沒有散去,村民就開始修整養殖廠,準備投入新的龍蝦苗。
老安叔邁著小步子,一隻手背在背後一隻手上按著小蜜蜂喇叭,一邊走一邊喊。
“一年之計在於春,都起來幹活嘍,修水渠,挖塘泥,養龍蝦!”
天空還帶著微微的淤青色,空氣中又帶著寒意,白箬村雖然在南方,可農村的早上總是比城市感覺還冷一點。
老安叔喊了幾遍,也隻有幾家人穿著衣服從房間中出來幹活。
“幹活嘍,幹活嘍.......”
老安叔的聲音在白箬村的上空飄蕩。
陳燁坐在自己的院子中聽著外麵老安叔的聲音苦笑,水產公司今年的任務非常的重,種植基地要全力開種,王琳琳答應給那些客戶的蔬菜,因為原來產量不夠還欠了很多,今年是一定要補上的。主要產業小龍蝦的養殖更是艱巨,整個市麵上小龍蝦還是供不應求。
小龍蝦在省城肆虐了大半年之後,這種趨勢開始朝著周圍省份擴張了,張海洋新年一過就打電話給陳燁,必須馬上立刻開始養殖。
這家夥接到了無數要貨的電話,省城但凡隻要是小龍蝦局不愁賣。這東西最合適就是在大冬天的時候吃,一大群人吃的全身火熱。
張海洋的海鮮城因為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光是給別人批發弄到最後自己的海鮮城差點沒東西賣了。
他對陳燁弄的龍蝦分級製度很不爽,最好就是別搞,張海洋要求不高,隻要是小龍蝦他就能賣出去。
陳燁對此嗤之以鼻,水產公司一家是吃不下全國市場的,那就是真的壟斷了。
楊小龍蝦又沒有什麼技術可言,隻要注意到了幾點就可以,早在陳燁第一次去省城的時候就遇上了別人家的小龍蝦了。
那時候張海洋還很緊張,很怕影響自己的生意。
小陳卻很清楚,別看水產公司的小龍蝦賣的挺好,可實際上整個龍蝦市場還隻是剛剛發酵,關鍵是新的一年,。
原本小陳很擔心能不能穩定住龍蝦的是現場價格,現在不用了,水產公司現在的規模是任何一家想要投資養殖龍蝦的公司沒法比的。
水產公司原來就有將近十萬畝的養殖麵積,現在更加要加上臨水鄉其他的村子的麵積。
洪燕子統計出來之後的具體數字是八萬九千多畝,而且這個數字在飛快的增長。
主要是洪燕子負責的那的中嶺村子,養殖了小龍蝦,在年跟前抓住了最後一波供貨,養殖小龍蝦的人都從中拿到錢了。
最少的也有上萬,多的將近十萬、。這些村名往年過年的時候都是緊巴巴,就屬於今年看到了真金白銀。
這讓臨水鄉其他的村子很後悔當初選擇的項目的時候沒有選擇小龍蝦。
就陳燁知道有些村民把經過自己村口的河道,自己掏錢給改建了,飲水道荒地上自己就搞起養殖來了。
這些村民是不管有沒有技術,就是在自己家後院掏了一個水池就敢和水產公司買蝦苗,膽子極大。
老安叔為此在新年的時候急忙的召開了各村的代表大會,嚴厲的宣布這是極為惡劣的事情,影響極為壞。
各個村子的代表都是點點頭嗬嗬笑著,可是回去誰他娘的會館。
他們不像陳燁一樣要求質量。隻要是小龍蝦就行,就敢賣給水產公司,水產公司看不上的,就敢賣給外地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