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腦海裏裝有前世五千多年的文化,但是,也因為這個世界與前世稍有一些不同。所以,林風在這個世界仍然一直都在閱讀吸收這個世界的文學作品。加之最近林風也有上有關於戰國方麵的課,所以,林風便買了一些描寫戰國方麵的作品。其中楊如風的書,林風也買了一部,並且看了一下。
“是又如何?”
“沒如何,我隻是想和你討論一下你的作品。我看了一下你的作品戰國誌,其實寫得還不錯。但可惜呀可惜,做為一部記史作品,楊先生,我覺得,您對曆史的考察工作做得實在是太差太差了。”
“哼,這種瞎評論別人的作品,我也會。”
吸收此前教訓,楊如風並不上林風的當。
不過,林風這一次還真不是要他上當,繼續道:“我瞎評論嗎?我來問你,在你的作品裏麵,你有寫到戰國時期有兩位客,其中之一是蘇秦,另一位是張儀。問題來了,我隻想問一下,蘇秦與張儀他們認識嗎?”
“他們同是鬼穀子的弟子,怎麼會不認識了呢?”
“嗬嗬,誰他們同是鬼穀子的弟子?”
“哼,你以為這就能考得到我嗎,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的《論衡》便有寫鬼穀子收四徒,分別是張儀,蘇秦,孫臏,龐涓。”
“咦,論衡有寫這個?”
林風有些奇怪。
他一直以為鬼穀子四徒的法來自前世《東周列國誌》這一本呢。
沒想到,東漢時期的王充在《論衡》裏麵也有提到。
這翻驚奇的表情,終於讓一直被壓著罵的楊如風回過神來。
“這位少年,我覺得,你應該多查資料才對。”
罷,楊如風也是笑意吟吟看著林風。
你跟我什麼不好,偏偏要跟我pk最為拿手的東西,你不是找死嗎?
隻是,雖然如此,但林風卻一點兒也不擔心。
“各位,失誤而已,不必再意這一些細節。楊先生,雖然你查資料查得很細致,但我卻想,你恐怕查錯資料了吧。”
清了清嗓子,林風道:“論衡明明是一部解釋世俗道理的文學作品,你怎麼將他當成了史書?況且,王充也不是什麼史官。難道一部即不是一位史官司寫的,又不是史書的作品上麵寫一句鬼穀子收了四個徒弟,分別是什麼什麼,你就信了。若是這樣,我現在也寫一部鬼穀子根本就沒有收這四徒弟,未來1年之後,難道我們的後人就相信我了?”
這一句,楊如風再度啞口無言。
其他群眾亦是張了張口,感覺有一些不可思議。
剛才明明感覺這家夥要輸的樣子,怎麼這麼快又打臉打上來了。
難道,這就是傳中的神轉折?
劇情變化的太快,讓一眾人都有一些看戲一樣。
此前楊如風還嘲笑林風,結果,哪怕林風沒有看所謂的論衡,但照樣將楊如風給踩了下去。
“所以,楊先生,我就是想問一下,從來就沒有哪個曆史學家過鬼穀子收過張儀他們為徒弟,你怎麼就在你的作品裏麵寫了。你這是在寫,還是在寫史料呀。寫的話,我覺得你也不必要寫了,反正你也寫不過四大名著的戰國演義。而若是寫史料,你這也太欺騙讀者了吧,還自己是揭秘曆史。不知道,您這樣寫,算不算是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