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不知道我這樣的解釋,您覺得如何?”
三個質疑一出,楊如風卻是張大了嘴,想反駁但卻不知道知道如何反駁。..
鬼穀子竟然不存在。
這實在是有一些顛覆不少人的三觀,隻是當完全聽了林風解釋之後,他們又覺得很有道理。
事實上,其實有不少曆史學家在研究曆史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這一個現象。認為鬼穀子這個人並不存在,因為這樣的一位聖人即沒有人給他立傳,又不知道他真實名字,實在是太過虛假,完全不是一個正常曆史人物。隻是,因為野史實在太過於強大,幾個傳卻是將鬼穀子這一個本來有很多爭議的人變成了一個真人。
這種現象也並不少見。
在前世,像花木蘭,三國演義裏的貂蟬都是曆史當中沒有的人物。
可是,這一些人物卻在一些經典作品當中被人記住,被誤以為曆史當中確有此人。
而一些不是真正曆史專業的人兒,當真難於分辨。
“好吧,你的對。”
見林風將自己駁的沒有一句反駁的餘地,楊如風隻好承認林風的有道理:“我將回去對作品作出修改。”
“修改,我覺得,您可能無法修改。”
“什麼意思?”
“如果隻是錯誤,修改也可以,但如果是大錯誤,就沒有修改的地步了。”
“剛才是我的不對,但不要得寸進尺。”
“楊先生,我是個心胸寬廣的人,從不得寸進尺,我隻是想提醒你而已。”
林風冷笑。
就這樣輕描淡寫的回應,你就可以回去嗎?
妹的,還我的對。
我的對怎麼不像我們道歉,一點誠意也沒有。
本來就沒想放過這家夥,這時候,林風更是對於楊如風的人品感到惡心。
隻是,越是這樣林風越是平靜。
“據我所知,在你的作品裏麵,你有寫到張儀與蘇秦兩人主導的連橫合縱。”
“怎麼,這裏麵有問題嗎?”
“有問題,有大問題呢。”
林風連連點頭:“我想請問,關於張儀與蘇秦連橫合縱的這一些史料,您可能寫錯了。戰國演義隻是一部,並不是真實的曆史,您根據戰國演義……”
“這一點您不需要提醒我兩次,我當然知道戰國演義隻是,不是曆史。所以,我寫的作品就是彌補戰國演義的不足,還原真正的曆史。”
林風到一半就被楊如風打斷。
“好一個還原真正的曆史。”
林風莫明的一笑。
這般笑聲一起,其他一些作家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剛剛林風已經指出了楊如風作品當中的曆史錯誤,現在又還原曆史,這真是大的諷刺。
看到這般如此,楊如風極度抓狂“剛才我已經承認你的對,你們網絡作家就喜歡找著別人一個毛病就此不放嗎?”
“楊先生,不要誤會,我們網絡作家群體絕對比你的心胸更為寬廣。我隻是隨便笑笑,沒什麼意思,你不要見怪,也不要多想。”
後,林風又是笑了笑。
“你……”
形勢比人低,楊如風隻好忍著下這一口氣:“我希望各位也不要被他帶著走,鬼穀子這個人太過於神秘,所以才會讓我在作品當中出錯。至於有關於蘇秦與張儀兩人的故事背景,我參考的並不是戰國演義,也不是其他野史,而是太史君的史傳。”
完,楊如風卻是看向林風:“您覺得太史君的《史傳》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