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迎賓(1 / 2)

春花她們乘坐的拖拉機還在離鎮政府幾裏山路的地方,就隱隱約約地聽到了熱鬧的歌聲。一夥人立馬就靜了下來,眼睛追著歌聲的方向,心也早飛到了集會地。

遠遠地,隻見彩旗飄飄,汽球在風中搖擺,通往舞台的大路口搭起了彩色的大拱門,兩邊各站著一個充氣瑤家娃娃,笑臉圓鼓鼓的,一搖一擺,好似一不小心就會倒在拱門上。

拱門口站著鎮裏的一個工作人員,一見郭紫蘇她們這群人,馬上揚著手大聲說道:“演員們都到二樓會議室集合!”

節前一周,鎮政府特地從縣城請來了一位文化館的老師,把各村的表演隊伍叫過去,請老師篩選了一下,隻留下那些動作整齊,內容新穎的節目。

老師非常專業,也非常敬業。他讓大家一個一個表演,對於水平太差的,當即砍掉。稍有基礎的,就當場指點一下,看是否有潛力提高,若有,也留著,若是演員功底太差一時半會趕不出水平,也砍掉。

然後,老師也不管這些鄉村演員是否有空,一周來,將他們每天集中到一起,對節目一一進行指導,反複排練,直到每一個演員的表演都發揮出了本人的極致。

鎮政府又請老師把演員中長相出眾的挑出來,進行禮儀培訓,並教她們對山歌。安排她們在節日那天兼做迎賓女郎和群眾演員。

郭紫蘇她們趕緊三步並做兩步趕到二樓會議室,其他村的演員已經先到了。老師一見她們進來,示意她們站好。又讓她們前後左右地轉動著身子。看了一遍之後,說道:“還行,衣服妝容都沒亂,要注意保持,這裏補妝隻有去廁所,連個象樣的鏡子都沒有,你們不要在上級領導麵前丟臉。”

說完,老師給她們每人發了一份節目單,叮囑她們記住各自節目的排序。然後說:“節目開始後,我會一直在舞台邊,你們有什麼不明白地就問我。現在負責迎賓的演員跟我來。”

春花和郭紫蘇連同另外幾個女孩子就跟隨老師來到集會的路口,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互相記住自己的左右兩邊是誰。老師一臉嚴肅地強調:“一會領導來時,舞台上的音響會播放熱烈地迎賓曲,隻要音樂一起,你們就馬上有節奏地拍手跺腳,說歡迎詞,甜蜜微笑,記住,要保持露出八顆牙齒的微笑。”

郭紫蘇和春花對看一眼,悄悄做了個鬼臉,就散開在路口附近走動。

集會的中心,是一個粗大的木頭搭成的高高的祭壇,用一塊寬大的金黃色絨布把祭壇後麵隔開,絨布上懸掛著幾幅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張應當是盤王像,神像前供奉著豬頭、糯米粑、雞肉、酒等祭品。前麵是又厚又長的木板鋪成的舞台,舞台頂上鋪著紅黃相間的編織布,兩邊柱子漆成了紅色,掛滿彩球。舞台的右前方擺著音響,剛才在路上聽到的音樂就是從這裏傳出來的。工作人員走來走去,正在往祭壇中央繼續擺放水果等供品,很多小孩子在舞台前跑來跑去,嬉笑打鬧。

幾個工作人員模樣的年輕人,正將舞台前麵的椅子擺成兩排,每排椅子的前麵還擺放了桌子,桌子上鋪著紅色的綢布,上麵擺著一些有蓋的茶杯。顯然是為貴賓們準備的主席台。

肉末末。郭紫蘇聽到春花叫了一聲,回頭一看,梁實正推著骨大爺走來,肉末末一見媽媽,就“咯咯咯”地笑著,跑近了,卻沒有撲過去,他一臉驕傲地說:“媽媽,我們沒坐到拖拉機,自己走過來的。”